干農活其實都是有技巧的,并非全靠蠻力。
所以他也只能跟小娃子干一個活兒,撿稻穗,一邊在地上搜尋,一邊跟劉青山說著:
“青山,你師父配制的藥物,挺管用的,我發現老爺子這段時間,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好了許多。”
“那就好,主要是俺們這里的水土養人啊。”劉青山嘮嗑不耽誤干活。
他手里的叉子上下翻飛,別說一捆捆的水稻了,就算是一個個的小鬼子,也照樣挑飛。
結果卻聽到譚勇嘴里哎呀一聲,猛的從地上縮回手,隨后一臉訕訕地說著:
“是根大泥鰍,把我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蛇呢。”
“勇哥,你就別撿稻穗了,去那邊的水渠撈點泥鰍,中午給老爺子燉上。”劉青山算是瞧出來了,這個譚勇,還真不是干活的料。
譚勇又推推眼鏡:“泥鰍能吃嗎,瞧著好像有點臟?”
劉青山呵呵兩聲:“勇哥,這你就外行了,泥鰍人稱水中人參,最是滋補,正好適合老爺子這樣的人食用,你聽我的,肯定沒錯。”
“最好撈回去之后,放在清水里養一宿,等肚子里的臟東西吐干凈了,明天再吃。”
好吧,譚勇對劉青山還是相信的:“可是總不能用手抓吧,有漁網什么的嗎?”
劉青山笑著搖搖頭:“撈點泥鰍,用啥漁網啊,找個大笊籬都行,剛才我好像看到哪個娃子拿篩子了,用篩子能快點。”
吆喝一聲,狗剩子就跑過來,篩子是他拿來的,家里大人告訴他,撈點小魚回去打魚醬。
“狗剩子,領著你勇哥撈泥鰍去。”劉青山吩咐一聲,狗剩子就領著譚勇,樂顛顛地去旁邊的溝渠。
一篩子下去,抬上水面的時候,里面就有十幾條大泥鰍,在蜿蜒扭動。
最大的,有大拇指粗細,筷子那么長。
除了泥鰍,還有其它一些小魚。
譚勇都有點傻眼:“還真多呀!”
狗剩子點點頭:“棒打狍子瓢舀魚,現在就差不多這樣了。”
這話倒是不夸張,譚勇來這有半拉多月了,也了解不少情況。
也就十幾分鐘的工夫,譚勇就又回來了,手里拎著的水桶里,裝了小半下的泥鰍,嘴里還喜滋滋地說著:
“青山,太多了,吃不了。”
“沒事,到時候給我一半,回家給我爺爺燜上。”劉青山也不客氣。
“我也要幾條小的,用罐頭瓶子養著。”小老四也跑過來,山杏還拿著自己的小水壺,遞給劉青山。
瞧瞧稻田里面,撿稻穗的人多,割稻子的就供不上,娃子們這會兒都閑著呢。
劉青山也就招呼譚勇,到田埂上坐著歇歇。
譚勇好像有話要說,斟酌一陣,這才開口道:
“青山,上幾天我在你家里看到的那本英文原版的泰坦尼克號,是你和別人合著的吧,不知道能不能交給我們雜志社翻譯出版發行呢?”
劉青山還真沒問譚勇是干啥的呢,聊了聊,原來是一家出版社的副總編,而且還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一家出版社。
看他也就大學畢業沒幾年,升得還挺快。
劉青山就擺擺手:“你說那本書啊,沒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