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出典型,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夾皮溝,就隱隱成為了一個新的典型。
只等人民報紙這樣的全國大報,再加一把柴火呢。
最后就連林子洲也坐不住了,提前來到夾皮溝,他也擔心,被其他同行捷足先登。
其實這個擔心根本就沒必要,他們報社做的是系列報道,他們不動,別家報紙肯定也不敢搶。
“青山,真不錯,這么快就變成十萬元村了,我本來以為,還需要三兩年呢。”
一見面,林子洲就表示祝賀。
夾皮溝的發展,確實超出了他的預期。
都是自己人,劉青山也不用藏著掖著:“姨夫,其實有點運氣,主要是紅豆杉樹苗賣了一大筆錢。”
“而且,分到大伙頭上的,也不到十萬塊。”
林子洲當然知道,承包大山,劉青山出錢最多,占的股份也最多。
所以夾皮溝合作社的收入里面,劉青山占比也就最多。
不過這種事情,在當下還是有點太過敏感,報道的時候,還是不要提的好。
人家都在為成為萬元戶而努力的時候,你居然都成百萬元戶了,那不知道要招多少人嫉恨呢?
采訪什么的,林子洲都是輕車熟路,三天時間,也就徹底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就看回去怎么寫了。
“青山,聽說你還在國外出了兩本書,這是怎么回事?”
林子洲覺得,除了系列報道之外,還可以對劉青山做一個專訪,這樣才更能起到示范作用。
既然是專訪,那當然要多收集一些材料。
當下正是詩歌文學之類的,最后的輝煌,要是能貼上作家的標簽,那影響力肯定更大。
劉青山一聽,連連擺手:“姨夫,這個沒啥意思,還是不要寫了,就是俺編個故事,結果那倆老外當真了,就寫出來,俺根本一個字兒都沒動。”
林子洲笑著搖搖頭:“別人都是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到你這怎么就反過來了。”
“青山,不管怎么說,書上有你的署名,稿費也有你的一半,這個總不會假吧?”
“還是別宣傳這方面了,免得貽笑大方。”劉青山知道自己啥水平,死活也不肯同意,林子洲也只能作罷。
等到林子洲的采訪團隊結束采訪任務之后,劉青山悄悄把那副五色鸚鵡圖交給他,叫他轉交給魯大叔。
他自己騰不出工夫,交給別人又不放心,林子洲倒是個上佳人選。
一同帶去的,還有五萬美金,給老帽兒師叔他們當活動經費。
這是稿費的一部分,這筆錢,可費了勁,在縣里甚至是松江市都沒法兌換支票,劉青山跑到春城,才算是把錢提出來。
剩下的,留家里五萬,其余的四十萬美金,他準備直接帶到黑河那邊。
畢竟美金現在在國際上也屬于硬通貨,老毛子也是認的。
劉青山估摸著,毛子那邊,已經亂相出現,有不少當權者,就惦記著撈一筆跑路,然后到西方國家逍遙自在呢。
他們本國的盧布,到那些國家根本就不好使。
林子洲看到劉青山又拿出這么多的外匯,也直咂嘴,上次他都幫著捎一回了,這青山還真舍得?
于是他忍不住勸說道:“青山啊,好鋼用到刀刃上,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