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尺寸和樣式以及材質等方面,那邊的情況和國內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統一食品廠的火腿腸和方便面以及泡泡糖等,也在采購的名錄之中,也算是能夠出口創匯了。
出口倒是不假,創匯嘛,那就談不上了。
東歐八國的貨幣,也不是國際上的硬通貨幣,換回來也沒啥大用。
所以在張龍小五他們出去考察的時候,劉青山就叫他們留意各國的物資,如果能夠開展易貨貿易,那當然是最理想的。
談起考察的見聞,就連一貫粗線條的小五,嘴里都不由得感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想不到,東歐那邊竟然那么糟糕,人心思變,只怕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會發生巨變。”
他們現在是徹底服了,原來以為劉青山的預言,那就是說著玩玩,夸張的成分居多。
但是如今看來,只怕遲早會成真的。
于光明也嘆息一聲:“只怕咱們這個陣營,又要損失好幾位兄弟。”
這個問題,劉青山可不準備繼續下去,于是笑道:“大家只要堅信,咱們華夏一定能夠崛起就好了。”
幾個人這才一起點頭,他們現在的信心更足了。
于光明知道機會難得,就掏出來一個筆記本,抓緊時間,向劉青山匯報情況。
現在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把這邊的貨物販運過去之后,到底要換些什么東西回來。
好在這方面,有跟毛子做生意的經驗,像是鋼鐵、機械、以及小轎車之類,都是國內緊缺的。
東歐各國生產小轎車的能力,雖然不如西德和歐美等國家,但是和國內相比,那還是領先許多。
劉青山聽著聽著,猛的插了一句:“對了,東德那邊,可以直接用他們的貨幣結算。”
小五一聽,攤開兩手:“東德馬克,就算拿回來,也啥用沒有啊?”
劉青山笑笑:“據我分析,兩德早晚得統一,到時候,東德馬克就值錢了,但是別的國家的貨幣,還是算了吧。”
東歐劇變的時候,唯一例外的就是東德了。
劉青山記得很清楚,在兩德統一之后,西德方面為了幫東德兄弟一把,所以慷慨解囊,把不怎么值錢的東德馬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全都可以兌換成西德馬克。
僅此一項,東德馬克就升值好幾倍。
所以販運到東德的貨物,是完全可以用東德馬克來結算的,放個兩三年,穩賺不賠。
“好吧,這一點我們記住了。”
于光明點點頭,他當然選擇相信劉青山的判斷。
劉青山跟著繼續說道:“另外,也不能只惦記著易貨貿易,你們回去之后,跟東方大哥商量一下。”
“我的建議是,一半資金用來易貨,另外一半,看看能不能用來收購當地的一些企業或者不動產。”
劉青山的計劃很簡單:易貨貿易賺取的利潤,就足夠在國內這邊進行采購;剩余的部分,就在那些國家置辦產業好了。
東歐各國在經過混亂期之后,經濟也會復蘇和發展,所以從長遠利益出發,總比易貨貿易這種一錘子買賣來得強。
“那邊現在也都是國有資產,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出手。”于光明在考察的時候,就已經留意這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