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臺下鞠躬之后,劉青山很是淡定地站在麥克風跟前,他的手里,并沒有講稿,一切都在他的腦子里面。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鞭策,掌聲代表著鼓勵,不同的聲音,則代表著鞭策,這些都是一個人成長所需要的,所以我要謝謝在場的每一位。”
學生們漸漸抬起頭,他們終于明白,自己和這位同齡人的差距。
那些年長一些的嘉賓,也都微微頷首,對于臺上這位不卑不亢的年輕人,他們也都心生好感。
能在這樣一場鬧劇之后,依舊保持心平氣和,就算到了他們這個年紀,也不一定能夠做到。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化的傳播,核心內容就是把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播于世界……”
劉青山也開始侃侃而談,他并沒有局限于音樂,而是范圍更加廣泛的文化。
在場的不少有志之士,都聽得很入神,他們之中,也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
但也只是想想,無法去實踐,因為想要坐到這一點,實在太難了。
叫一個民族,接受另一個民族的文化,這比占據他們的領土還要困難。
這一點,在那兩次世界大戰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劉青山的演講,時間并不長,等他結束的時候,大家還都聽得意猶未盡。
他們似乎看到一絲曙光,似乎也隱約發現一條道路,但是卻又感覺霧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即。
心里都被勾得癢癢的,相當難受。
“民族復興,大勢所趨,文化傳播,任重道遠,每一名流淌著炎黃血脈的子孫,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我愿與諸君一起努力!”
劉青山再次鞠躬,他的演講,終于順利結束。
他并不求能夠振聾發聵,只希望自己能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粒小小的石子,在人們的心田之中,惹起一絲波瀾,以后能夠有意無意地去做類似的事情,足矣。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還伴著不少人的喊聲:“劉先生,我有問題。”
“我也有問題!”
人們紛紛發聲,十分踴躍,舉手的不僅僅是那些學生,甚至還有不少到場的嘉賓。
你不講我不明白,你一講我更糊涂。
劉青山當然也預料到這種情況,他的演講,更多的是提出來一個思路,供人實踐。
而這方面又很少有先例,所以大家現在肯定都是一肚子的不解,問題當然多。
“下面進入提問互動環節。”
包黃秀芝女士現在也很滿意,這才是年輕學生應該有的樣子,充滿朝氣,充滿求知欲。
下面有校工把麥克風遞過去,前排有人張手,自然先照顧來賓了,那位中年大叔起身接過麥克風:
“青山小友,我是阿霑。”
“霑叔,您是老前輩了,請講。”
劉青山可不敢托大,拿著麥克風走下臺,二人面對面。
這位霑叔現在正值壯年,馬上就有一大批傳世之作問世,像男兒當自強,還有那首最經典的滄海一聲笑。
“小友,你說要把華語傳播世界,可是外國人聽不懂,自然也就不會跟著傳唱,如之奈何?”
霑叔性子爽直,也不兜圈子,直接就問出了自己最大的疑問。
劉青山略一思索,便開口說道:“國強則文化強,就好像英語,現在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語,還不是日不落帝國的余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