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正是下午將近一點,有不少騎著自行車的人,從胡同里出來,也有三三兩兩的小學生,蹦蹦跳跳的,去胡同里面的小學上學。
也有閑著沒事的大媽,看到眼前這個激動的老人,還要后面的子孫,衣著氣質,一瞧就是老華僑,于是低聲議論:
“又回來一個尋根兒的。”
“不知道是誰家這么運氣。”
“舅爺爺,走吧,咱們先回家。”
劉青山剛要在前面帶路,卻見老爺子豎起手掌:“這個路,還是我來領吧。”
說完,便掙脫了兒子和兒媳的攙扶,健步走進胡同口。
剩下的幾個人對視一眼,也只能無奈地跟在后面。
黃書文走走停停,或是在一棵大樹下駐足,或是在一個門斗前面停留,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或許都能勾起他久遠的回憶。
走著走著,眾人眼前忽然一亮,一個和其它大雜院相比,十分光鮮的大門,出現在眼前。
兩邊是鼓型的門墩兒,朱紅的大門,外面罩著一層大漆,門樓古色古香,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回到過去的年代。
撲通一下,黃書文跪倒在門前,黃月明剛要上前攙扶,卻被劉青山給拽了一下。
颯颯寒風中,風燭殘年的老者跪在那里,口中已經泣不成聲。
黃壽廷不敢怠慢,也跟著跪下,黃月明一見,也連忙跪在父親身后。
“黃門書文,回家叩拜祖先啦!”
老爺子嘭嘭嘭的,連磕三個響頭,然后劉青山就趕緊上前,把老爺子給攙扶起來。
他能感覺到,老人的身軀,因為激動而不停地顫抖。
受到爺爺的感染,黃月明也淚眼朦朧,想必,她對于家和根的概念,已經有了一些深刻的理解。
“青山,這里能進去嗎?”
過了好半晌,黃書文這才收拾情懷。
劉青山微微一笑說道“舅爺爺,這宅子,兩年前就已經歸還咱們。”
“這兩年,我找工匠修葺一下,現在應該完工了,咱們進去吧,這里就是咱們的家!”
老人被他說的一愣,隨即面露喜色,嘴里一兩聲說著“好”。
然后被劉青山和黃月明扶著,邁上一個個的臺階。
黃書文顫巍巍地伸出雙手去推門,大門并沒有上鎖,所以一推即開。
吱呀一聲響,仿佛推開了塵封的一段歷史。
映入眼簾的,是一道影壁,歲寒三友圖,青松挺拔,竹枝蒼勁,寒梅怒放。
無論歲月多么艱難,都無法阻擋他們頑強的生命力,植物如此,人亦如此。
正有三個人,繞過影壁,急匆匆地向大門這邊趕過來。
爺爺劉士奎,健步走在前面。
劉金鳳扶著小腳兒的奶奶,緊跟在后,老太太幾乎是被孫女架在半空。
劉青山也沒有出聲,只是和黃月明一起扶著黃書文向前。
對面的劉士奎停下腳步,驚喜地打量著。
奶奶的眼睛,此刻變得格外明亮,她和黃書文彼此打量著,似乎想要從對方蒼老的面容上,尋找過去的影子。
“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