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就是海外華人的第二故鄉。
劉青山也深有同感,尤其是看到還有賣豆腐的,他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翹起。
而葛瑞絲,則拉著劉銀鳳進了一家裁縫鋪,非要做一件旗袍,還說這是工作服,叫劉青山給付賬,就沒見過這么假公濟私的。
看到有客人登門,在工作臺前忙碌的一位老師傅,便不慌不忙地過來打招呼。
老人六十多歲的樣子,身上穿著一件長衫,透出幾分儒雅,他嘴里先用粵語打著招呼,看到前面兩位女士有點蒙,就改說起不大熟練的普通話:
“我們這彭家老店,是從我父親那時候傳下來的,不知道幾位貴客有什么需要?”
老人說完朝屋子里面吩咐一聲:“阿蘭,給客人上茶。”
很快,就有一位中年女性,泡了三盞茶,用一個小方盤端上來,裊裊的茶香便彌散開來。
這叫劉青山姐弟心里,涌起一種歸屬感。
那位中年女人的目光,很快便被劉銀鳳所吸引,上上下下打量一番:
“這位小姐好氣質,而且這件旗袍是純手工縫制,現在會這種手藝的人可不多了。”
劉銀鳳確實非常適合穿旗袍,身材高挑,氣質沉靜,能夠完全把華夏女性的外在美和內涵美都展現出來。
估計要是葛瑞絲穿上,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主要是氣質上不合適。
劉銀鳳微笑著客氣兩句,然后幫著葛瑞絲說明來意,那位叫蘭姨的中年女子,便領著她們去里間屋量尺寸。
雖然鋪子里也有現成的旗袍,不過以葛瑞絲的身材,肯定穿不了的。
劉青山閑著沒事,也在鋪子里轉轉,想買一套中山裝,有些場合,比較適合穿本民族的服飾。
彭師傅很是熱情地給劉青山介紹著:“就在前面不遠,就有一座孫先生雕像,就是穿中山裝的,咱們華人,穿洋裝總看著不妥。”
這個劉青山已經看過了,而且他還看到幾塊“天下為公”的牌子。
他試了一下衣服之后,照照鏡子,瞧著有點別扭。
葛瑞絲量完尺寸,也在旁邊幫著參謀,嘴里一個勁嗤嗤笑:“芒廷,感覺你的年齡,一下子大了二十歲。”
劉青山雖然有些不爽,卻也只能訕訕地脫下中山裝,不過他忽然心里一動:
“彭師傅,有一種中華立領,很適合年輕人穿的,您這里能加工嗎?”
老師傅思量一下:“中華立領,那是什么服裝?”
劉青山這才恍然,所謂的中華立領,還要十多年之后才會流行起來。
于是他找了紙筆,簡單勾畫一下,彭師傅一邊點頭,一邊思索:“嗯,這個領子,有點像是前清的官領,也叫元寶領。”
劉青山當然不懂這些,他只是依照記憶中的形制,照葫蘆畫瓢而已。
劉青山又畫了幾款立領的樣式,然后就是衣扣,衣兜,袖口等處,還有腰身,不宜像中山裝那般肥大,顯得比較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