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劉士奎拍拍大孫子的肩膀,嘴里勉勵一番。
這年頭,能去首都上班,那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
林芝也笑吟吟地幫兒子整理一下風衣的領子,又仔細打量兒子一番,臉上也散發著自豪的光芒。
“哥。”
老四老五也撲過來,各自拉住劉青山的一只胳膊。
“乖,平時都多讀點書。”劉青山摸摸兩個小家伙的腦瓜兒,心中滿是憐愛。
又望了望自家的老屋,劉青山便拎著行李箱,走出大門。
和他一同回京的,還有姨奶奶他們,杜家興在這個小山村玩戀了。
小家伙說啥也舍不得走,要在村里的小學讀書。
這個自然是不成的,就算他爺爺奶奶同意,家里的父母也不會答應,他注定是要走所謂的精英路線。
“四姐,老五,我放暑假就過來!”
臨別之際,杜家興帶著哭腔,跟老四老五以及村里的娃娃們告別。
劉青山也揮手告別鄉親,真要是參加工作,他的時間反倒會更自由,回村的時間應該更多,所以也沒有太多的離愁別緒。
一路輾轉,到了首都,在把姨奶奶他們送上飛機之后,劉青山就提前一天,回京大報到。
他依舊騎著那輛二八大杠,車把上邊掛著個兜子,騎行在古老的大街上。
來來往往,都是騎著自行車上班的人們,不少人車把的兜子里,還都帶著飯盒兒,劉青山很快便融入自行車大軍,成為其中的一員。
京大還沒正式開學,但是教職工已經提前幾天上班,在這個時代,人們還是非常重視政治學習的。
劉青山騎車來到經濟學院,他并沒有直接去校領導那邊,準備先跟院領導摸摸底。
畢竟從林子洲那反饋的消息,暫時對他還是不利的。
找了一圈,也沒看到人影兒,劉青山隱隱聽到一個大辦公室里傳出聲音,湊過去從門玻璃往里一瞧,都扎堆兒在這學習呢。
他剛要閃人,卻被正面向屋門的周副院長給瞧見,還向他招招手。
劉青山只能推門進去,然后手里被塞了一個筆記本和一支圓珠筆,也跟著學起來。
等到中間休息的時候,大伙都出去放放風,屋里就剩下胡院長和周副院長。
劉青山給兩位領導遞煙,周副院長劃著一根火柴,先給老胡點上,然后自己也點著香煙:
“青山啊,你這次太莽撞啦。”
雖然是責備的口吻,不過劉青山也能聽出來,話里濃濃的關愛,連忙點點頭:“給學校和領導添麻煩了。”
胡院長吞云吐霧一陣,然后擺擺手:“年輕人嘛,誰還沒點沖勁兒。”
隨即他話鋒一轉:“不過青山你以后也要記住,剛則易折,這次為了保你,咱們丁校長可是扛了很大的壓力。”
這種政治向的錯誤,可大可小,劉青山還是有點忽視這個時代的特點,想不到竟然鬧得這么大。
同時,一股暖意也涌上心頭,叫他感受到母校的溫暖。
就好像他是家里犯了點錯誤的孩子,家里人雖然也會責備,但絕不會趕出家門。
所以他也只是認真地聆聽,并沒有辯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