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家家戶戶,現在都開始搶購物資,青山,咱們家是不是也得存點?”
老帽兒師叔也放下酒杯:“這些街坊鄰居都瘋了,隔壁的老劉頭,白天把我的三輪借了去,拉了好幾趟。”
“光是火柴就弄了兩大紙箱子,食鹽拉了兩大袋子,估計夠吃個十年八載的,商店都快叫他們給搬空了。”
劉青山也只能搖搖頭: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股搶貨的風潮,顯然還要持續一陣子。
就連他在學校也是一樣,同事李姐,昨天特意請了一天假,說是要排隊采購去。
排隊呀,劉青山回家的時候,路過商店門口就見到了,那場面實在太恐怖。
人挨著人,根本就是前胸貼著后背,就算你想加塞都插不進去。
不僅僅是商店,最熱鬧的還是銀行,半夜就有排隊的。
因為你得先把錢給取出來,然后才能買東西呀。
望著魯大嬸詢問的目光,劉青山搖搖頭:“嬸子,咱們就別跟著湊熱鬧了,家里的東西,隨用隨買就成。”
他們這邊,消費的東西有限,倒是影視城那邊,幾百名建筑工人呢,再加上拍戲的演員,那消耗的東西就多了。
不過劉青山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告訴王戰派人進行大采購。
那時候還沒出現搶購潮呢,東西比較好買。
而且他們都是用大卡車,直接從商店的庫房里面,一車一車地拉東西。
光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肥皂手巾臉盆這些生活物資,就花了二十多萬,你就想想買了多少吧?
多虧下手早,要是等到現在,想買那么多,商店都沒貨。
確實是沒貨,跟搬空了也差不多,就連原來庫存的殘次品,也都被瘋狂的市民給搶購一空。
洗衣機不轉了是吧,沒事啊,我要了,回家正好用來裝大米。
諸如此類的事情,都見怪不怪了。
前兩天王戰打電話,還把劉青山一通夸呢,說要不是劉青山有先見之明,幾百號建筑工人,都沒鹽吃了,那還哪有力氣干活?
像影視城這邊,要是和黑河那邊相比,卻又是小巫見大巫。
劉青山去參加侯三的婚禮的時候,就叫他們那邊調動手頭的所有資金,用來壓貨,那可是上千萬的物資啊。
他倒不是為了囤積貨物賺高價,主要是擔心出現如今這種情況,到時候進不到貨物,沒法和對面做生意。
侯三也打電話過來,同樣把老大好一通夸獎。
說是他們那邊的小貿易公司,現在根本就進不到貨,只能干瞪眼。
而龍騰貿易公司,也接手了更多的貿易份額。
侯三在電話里還說呢:“老大你不愧是研究經濟的,這眼光也是沒誰了!”
劉青山也只能搖頭:這跟研究經濟的有關系嗎,我們學校經濟系的教授,還都排隊打醬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