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驚人的消息,很快就在小小的市區傳開:又出了一家收購玉石的,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采玉人都比較心齊,這個消息,也正飛速地向周邊地區擴散,聞者無不歡喜。
更有不少得到消息的采玉人,把家里珍藏的上等玉石,都搬了出來,樂呵呵地去出賣。
以至于劉青山這邊的收購部,從開張之后,這幾天都一直忙個不停。
連阿里木老人都有點吃不消,畢竟年紀還是大了。
最后還是劉青山極力主張,才叫阿里木老爺子的幾個徒弟,負責給玉石定等。
至于老者,就坐在旁邊喝著藥茶,負責壓陣。
遇到那些看不準的,徒子徒孫們再拿到老人面前,叫他給定奪。
此刻,就有老人的一名弟子,拿著一塊拳頭大小的籽料,給師父鑒定。
阿里木老人一直氣定神閑地坐著,這一刻也不由得站起身來,邊看邊贊:“好寶貝,好寶貝!”
這一下,把劉青山和魯大叔他們都給招來,一起圍著看稀奇。
能叫阿里木老人都稱贊的玉料,肯定非同一般。
這塊玉料的個頭并不大,外面還有一層淺黃色的皮殼包裹,反正劉青山是瞧不出來什么,在他眼里,跟其它籽料也沒啥太大區別。
尼亞孜把那名采玉人給領過來,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當地婦女,手里還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巴郎。
阿里木老人顯然是認識這位婦女:“額爾古麗,原來是你啊,家里都好吧?”
那婦女點點頭,不過她和小巴郎身上的衣服都很破舊,小娃子也面黃肌瘦的,顯然日子過得并不算好。
“也難為你啦。”
阿里木老人知道額爾古麗一家的情況,幾年前,丈夫上山采玉,然后就再也沒回來。
剩下孤兒寡母的,還要照顧公公婆婆,日子過得很是辛苦。
“額爾古麗,這塊玉料,我需要擦開一下可以嗎,或許能達到羊脂玉的標準。”老人征求婦女的意見。
額爾古麗憔悴的臉龐點了點,這塊玉石是丈夫當年留下的,她本來想要一直留個紀念的。
只是日子實在快要過不下去了,而且她聽說這里收購的價格比較高,這才來碰碰運氣。
這塊玉料,阿里木老人準備親自出手,叫人接通砂輪機,老人便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地開始打磨石皮。
這一磨,就是一個多小時,等叫人關閉砂輪機之后,老人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尼亞孜趕緊上去給老人捶腰,又有人拿來水,淋在那塊玉料上。
玉料大概被磨去了一小半的樣子,只有正面開了個小窗。
因為上等的玉料十分稀少和珍貴,所以很多雕工在雕刻的時候,會帶著外面風化的石皮,老人這樣做,能最大限度的不去破壞料子。
“哇!”周圍響起了一片驚嘆。
磨去外皮的地方,已經露出凝白的玉肉,即便是劉青山沒見過羊脂玉,他心里也冒出來一種強烈的感覺:
這肯定就是羊脂玉!
這幾天,他也見過不少玉料,但是色澤像這般純凈的,還真是沒有。
他再伸手輕輕撫摸一下,感覺油性極重,那種滑膩的感覺,仿佛在觸摸嬰兒細嫩的皮膚一般。
潔白,光亮,溫潤,這樣極品的和田玉,才能被稱為羊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