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正好直接開車去了學校,他這幾天東游西逛的,可不知道,為了他的事情,學校的領導都快愁死了。
本來,丁校長已經準備今年就卸任京大的校長一職。
不過丁校長的人品學識,深受京大師生愛戴,極力挽留,上面也看重丁校長的為人,舍不得換人,于是他決定繼續再干一年。
而劉青山這樣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小同志的去留問題,也同樣上了京大的校長會。
學校幾位主要的副校長,還有一些主要院系的大佬,都濟濟一堂,就專門商量這事兒。
辭職什么的,肯定是不行的,停薪留職也不成,那樣會被那些同行笑話,說他們京大留不住人才。
到時候,要是其他大學向劉青山拋出橄欖枝,那京大就會淪為別人的笑柄。
可是劉青山又實在太年輕,如果委以重任的話,在京大內部,只怕又有人說怪話。
這樣的結果就是,劉青山變成了有點燙手的山芋,扔了舍不得,不扔的話,還燙得慌。
就連丁校長都感覺到頭疼,大拇指輕輕按壓著太陽穴,斑白的鬢發,好像又白了幾根。
這時候,經濟學院的胡院長提議說:“能不能參照前年方正的情況呢?”
胡院長說的方正,就是由著名的京大計算機研究所的王教授,所創立的京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在八六年創建,京大方面持股百分之七十。
創始人王教授,憑借自主研發的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為方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胡院長的提議,叫丁校長眼前一亮,計算機確實算是高新技術。
這時候,一位副校長發言道:“要是也成立計算機方面的公司,只怕和方正就重復了。”
其實這個倒不是主要問題,計算機涉及到的領域多了去。
大家主要擔心的還是,劉青山年齡太小,資歷太淺,貿然委以重任的話,只怕難以服眾,這才是大問題。
畢竟現在這種體制下,論資排輩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
大家研究了一陣,也沒有什么結果,最后丁校長決定,還是把劉青山本人叫來,征求一下他的意見,再做定奪。
劉青山把車開到校門外,找地方停了,這才步行進入校園。
這會兒學校已經放暑假了,留校的學生只是極少數,所以校園里顯得靜悄悄的。
劉青山直接去了辦公樓,然后被一位年輕的助理,領到了校長室。
敲門而入,劉青山恭恭敬敬地問好,除了丁校長之外,還有一位王副校長以及胡院長在座。
“青山,坐吧。”胡院長指指自己旁邊的沙發,畢竟在他眼里,劉青山是他們經濟學院的人。
等劉青山坐下,胡院長輕輕拍拍他的肩膀:“青山啊,你的事,可叫大家傷了不少腦筋。”
劉青山也連忙起身:“丁校長,王校長,叫學校費心了。”
丁校長笑著擺擺手:“沒事,都是一家人,你的事,也是家里事。”
這話說得暖心,這也是丁校長一貫的行事風格,真正地以校為家,把京大當成了一個大家庭。
丁校長又開口道:“青山,我們這些人的腦筋啊,還真有點跟不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以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
這幾天,劉青山也有了些方向,正要回話,結果包里傳來一陣大哥大的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