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針也面露難色:這種手法,他也沒有實踐過。
劉青山也愣住了:用針灸還能代替麻藥,給病人進行麻醉?
連他都沒聽說過,就更別說那些外國的醫生了,一個個也都面面相覷,全都搖晃腦袋,表示不可思議。
包括劉青山在內,他們都并不知道,這種麻醉的方式,在缺醫少藥的六七十年代,國內的一些大醫院,都實行過一段時間。
用扎針的方式,將病人麻醉,從而進行手術,這樣能極大地節約成本。
至于這種方式后來為什么會逐漸消失,或許是因為成本太低了吧。
其實想想也挺可悲的是吧?
“等等,老先生,你提出來的這種方法,我們并不認可,如果出現什么不良的后果,我們醫院肯定不會承擔。”
隨行來的一名醫生,在聽了啞巴爺爺的方案之后,立刻表示反對。
人命關天,可不是開玩笑的,更何況,這位醫生剛才還看到,似乎有兩名記者模樣的人,正混在人群里面。
啞巴爺爺望望這名醫生,目光如同刀劍一般,嚇得那醫生連忙挪開自己的眼神,不敢跟啞巴爺爺對視。
啞巴爺爺搖搖頭,手里比劃起來,劉青山也瞪了一眼剛才說話的那名醫生,開始給師父翻譯:
“你這種人,不配做醫生,因為你沒有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而是先想著推卸責任。”
那名醫生,默默地垂下頭。
劉青山繼續替師父發話:“出現一切問題,全部由我負責,可以開始了嗎?”
幾名醫生這次一起點頭,擋在前面的兩位,還連忙讓開。
他們望向啞巴爺爺的目光,都充滿敬畏。
畢竟這些人,也都是有著良好的職業操守,當然會敬畏在品德方面超過他們的同行。
啞巴爺爺親自施針,病人躺在簡易的擔架上,四肢固定,身子一動不動,只有口中喃喃自語:“救救孩子……”
啞巴爺爺下針,第一針,卻扎在病人腳脖子附近,依次往上,最后到胸腹部。
一共十幾枚銀針,仿佛還在微微顫動,而目睹這一幕的那些外國醫生,一顆顆心也隨著顫動。
他們眼睜睜地看到,患者的意識依舊清醒,嘴里依舊喃喃自語。
劉青山雖然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他對師父同樣充滿信心,繼續轉述啞巴爺爺的手勢:“可以開始剖腹產手術啦。”
啊,那幾名醫生的身子齊齊一顫,其中一位開口道:“病人好像沒有被麻醉吧?”
“手術!”
劉青山加重語氣,時間就是生命,產婦已經不能再繼續耽擱。
“好的,好的。”
一名醫生終于鼓起勇氣,戴上口罩和手套,吩咐護士,準備手術。
救護車就成了臨時的手術室,劉青山的任務也暫時完成,從救護車上下來,才發覺自己已經是滿頭大汗。
再瞧瞧啞巴爺爺,神情依舊,劉青山暗自感嘆:看來自己的修為還是比師父差了一大截。
這時候,一個拿著話筒的人湊上來:“芒廷先生,您好,我是洛城時報的記者,我可以采訪一下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