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從東山村回來的第二天中午,郭隊長才領著三十名村民到達。
這伙人下車之后,一路打聽,很快就找到倉庫這邊,龍騰公司的倉庫,在市里還是很有名氣的,一般人都知道位置。
郭隊長他們背著行李卷,站在倉庫外面,眼睛都有點不夠用。
平時一年看不到一輛的大卡車,在這里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還有車上各種各樣的貨物,更是叫他們瞧花眼。
“村長,別瞅了,咱們也趕緊干活吧,這么多車,都沒人卸貨呢!”一名村民吆喝起來。
對,干活。
大伙把行李卷一甩,就準備開工。
正好在附近裝車的汪玉峰聞訊趕來:“村長叔,大伙都來了,先別忙,馬上吃晌午飯了,吃完飯再干活。”
“在家都吃兩頓飯,還是先干活吧,俺瞅著你們都忙不過來了。”
郭隊長也瞧著排隊等著卸車的車輛,有點著急。
“咱們這都是三頓飯,不吃飽,哪有力氣干活,這個跟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都一樣。”
汪玉峰不由分說,先領著大伙去宿舍,放好行禮,再去食堂吃飯。
“伙食不錯啊。”有村民嘀咕起來,雪白的大饅頭,一個都有二大碗那么大。
一葷一素兩個菜:豬肉燉白菜粉條,里面竟是大肉片子。
還有一個麻辣豆腐,瞧著就下飯。
另外還有一個酸菜粉絲湯,湯里放點羊肉,喝著肯定鮮。
汪玉峰一揮手:“自個動手,飯菜管飽,別剩就行。”
村民們一聽,那還客氣啥呀,立刻一擁而上,在家里,也就過年過節能吃上這么白的白面大饅頭。
許多人家蒸饅頭,還都用黑面呢。
所謂的黑面,就是在把小麥粉碎成面粉的時候,外面的種皮打成的麥麩子也都混合在里面,所以面粉的顏色看起來不那么白凈。
殊不知,等到幾十年之后,這樣的面粉還更受歡迎呢。
因為人們已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發展到吃得健康。
郭隊長也不客氣,直接用筷子往饅頭中間一扎,穿成一串,跟糖葫蘆似的。
就是饅頭有點大,只串了三個,先這樣,吃完再來一串,也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的人飯量都大,一頓吃五、六個饅頭挺正常,郭隊長他們在家吃餃子,自個還能吃一蓋簾呢。
再盛一大碗酸菜湯,用小盆盛菜,夾一口大肉片子塞進嘴里,那叫一個香啊。
劉青山此刻正在倉庫的辦公室里,和對面的謝爾蓋在一張地圖上比劃著。
地圖上,東山村的位置已經被劉青山用筆圈出來。
“劉,我們這邊,通往這里的江邊,有一片白樺林。”謝爾蓋在地圖上指了指,隨即又說道:
“不過沒問題,我們可以伐出來一條道路,而且這樣更加隱蔽不是嗎?”
謝爾蓋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伸出毛乎乎的大手:“劉,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