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人過來招呼大家去吃飯,眾人這才意猶未盡地停了下來,不少人腦門都開始微微冒汗。
今天是小年,食堂又擺了慶功宴,所以菜肴十分豐盛。
小老四她們幾個,拿出來不少大塊糖,發給那些老外。
“這是什么糖?”梅森瞧著乳白色的一條大塊糖,還真沒吃過。
“這是麥芽糖做的,放心吃吧。”劉青山給他們解釋。
那些老外這才嘎嘣嘎嘣地咬起來,還挺脆。
就是在嘴里嚼了一陣之后,梅森叫起來:“噢,粘牙。”
粘牙就對了。
劉青山就順便幫這幫老外普及一下中華文化:“這個叫灶糖,今天是我們這里農歷的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
“所以家家戶戶都要給灶王爺買糖吃,灶王爺吃了糖,牙齒被粘住,在向玉皇大帝匯報的時候,就不能說壞話了,所以才叫上天言好事。”
這幫老外還聽得津津有味,梅森嘴里還嘟囔:“那我們吃了糖,是不是也會變成灶王爺?”
眾人一陣大笑,然后開懷暢飲,慶祝提煉紫杉醇獲得初步的成功。
接下來就是要加大產量,凱文可是摩拳擦掌的,準備把紫杉醇帶回去邀功請賞呢。
幾十公斤的紫杉醇,不僅僅能賣個好價錢,更能為公司帶來良好的口碑和人脈。
下午,劉青山帶人回到夾皮溝,歌手們給鄉親們來了一場演出,然后又給第三位夾皮溝文學獎的獲得者頒獎。
在第二天,一行人就急匆匆離開夾皮溝,春節期間,他們不少人都有演出任務,還有幾個人要登上春晚的舞臺呢。
余作家也一起隨同離開,他準備回去之后,就閉門開始創作。
畢竟有了這筆獎金的支持,暫時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安心創作。
相信只要給他一兩年的時間,余作家就有信心完成這部作品。
劉青山暫時也就沒啥事,跟著家人,忙忙活活的,準備過節。
臘月二十五這天,老姐楊紅纓和鄭紅旗,領著林青青等人,風塵仆仆地從滬江趕回來過年。
一進家門,楊紅纓就看到了正躺在炕上睡午覺的寶貝女兒小月月,就心急火燎地要湊上去。
結果被林芝給一把拉住:“你身上帶著一身寒氣,先緩一緩的。”
楊紅纓就眼巴巴地瞧著女兒,小臉蛋兒肉呼呼紅撲撲的,真想上去咬兩口,好好稀罕稀罕。
劉青山正在地上,跟著老四老五他們粘燈籠頭呢,忍不住開起玩笑:
“老姐啊,你這一出去就好幾個月,閨女估計都把你給忘了吧?”
結果被楊紅纓的丹鳳眼瞪了一下:“閨女是娘的貼身小棉襖,哪有忘了娘的。”
說話間,小月月也睡醒了,握著兩個小拳頭,舉到頭上,在那美美地抻著懶腰。
那小模樣,把楊紅纓看得心都快要化了,再也忍不住,一個箭步沖上去,把閨女抱在懷里,在月月的紅臉蛋上,狠狠親了一口。
小月月眨著兩個小黑豆一般的眼睛,盯著她瞧瞧,然后小嘴一瞥,哇的一下哭了。
“看看,被我說中了吧。”劉青山大樂。
“都是你那張烏鴉嘴。”楊紅纓數落劉青山一句,就顧不上搭理他,嘴里開始哼哼呀呀地哄孩子。
很快,小月月就止住哭聲,也不知道是嗅到了母親熟悉的氣息,還是感受到母親熟悉的心跳,總之是認出了楊紅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