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站起身,準備往出走,在門口差點撞到又跑回來的李一帆。
劉青山用手扶住對方,李一帆這才神色激動地說了句:
“老大,這資料太寶貴了,老大你放心,我們一定能搞出來最好的鋰電池!”
握了一下劉青山的手,李一帆又掉頭離開,他走路搖頭晃腦的,開心得像個孩子。
李一帆并沒有再詢問別的,這樣珍貴的資料,沒有實驗室會出售的。
因為一旦研制成功,這小小的一塊電池,就可以申請十幾項專利,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財富。
而且還擁有無比光明的前景,小型的鋰電池,也就手機或者其它小型電子設備上可以應用。
但是大型的呢,以后會不會用到摩托車、汽車,還有國防軍工領域方面呢?
一直到多年以后,這份資料的來歷,都沒有人再提起。
劉青山離開了瓦盆窯村,繼續向前,透過車窗,可以看到,遠處亞運村的主體工程,都已經竣工,已經逐步開始進行下一步的裝修和建設。
再有一年多的時間,亞運會就要開幕了。
很快就到了影視城,春節期間,來溜達的游客還真不少,那片仿古的小街上,竟然也游人如織。
生意最紅火的,除了賣吃食的,就是照相了。
現在這時候,自己有照相機的,畢竟是少數,所以一般的景點,都有專門照相的,包括廣場那邊,也是如此。
最初都是留下郵遞的地址,等照片沖洗出來之后,再按照地址給郵遞過去。
一些國營照相館,都在廣場那邊設置照相點兒,排隊照相的人,長長的一排。
最初是黑白照,便宜一些,將近一塊錢,基本上是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但是依然擋不住群眾的熱情。
因為在國人眼中,這里不僅僅是一項建筑,更代表著祖國的心臟。
八十年代初,有了彩照,照一張要一塊九毛錢。
洗相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兩三個小時就能把彩照沖洗出來,這樣就不用郵遞了。
幾個小時的時間,游客溜達一圈回來,正好取相片。
現在的影視城這邊,也有一家照相館,當然是龍騰公司開的。
這就是獨門生意,外人想來也不讓。
不僅僅是照相館,還有古街上所有經營的攤位,從業者都是龍騰公司的員工,領著附近的村民。
不然的話,影視城這邊,哪來這么多的人手?
隨著影視城的名氣在首都傳播出去,游客數量猛增,每個月,這些周邊收入,比出租影視城還賺錢呢。
零錢湊整錢,真正湊起來,其實一點也不少。
春節期間,古街就相當于一個廟會,劉青山溜達一圈,也買了一些小孩玩兒的東西,像什么布老虎,泥人兒,撥浪鼓等等,到時候給小老四和小火月月他們。
就連影視城里面,遷過來的幾個廟宇道觀,也都香火旺盛。
這兩年隨著改開的深入,已經不再禁制這些方面的事情。
逛了一圈,收獲滿滿,劉青山這才去找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