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繼續在鎮子里行進,當當當,遠處傳來鐘聲。
那是從鎮子里最大建筑旁邊傳出來的,從高高聳立的宣禮塔就可以看出那是什么地方。
而緊挨著的,赫然是一所學校,因為大家很快就看到一群群的半大娃子,背著書包,從校門口走出來。
他們之中,有黃皮膚的,也有黑皮膚的,男孩子居多,不過也有女孩子。
張龍向大家介紹:“我們這里,現在已經有一萬多名,從國內來的民兵和退伍兵,在穩定之后,就陸陸續續地把家人和孩子都接過來。”
“這里現在的總人口已經突破十萬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我們的同胞,目前有兩所小學,一所中學。”
大伙也不由得好奇起來:“那學校里用什么語言上課?”
“都用,當地的語言,還有漢語和英語,都需要學習。”
張龍隨手拉過一個路過的小黑孩兒:“今天上體育課了嗎?”
那個十多歲的小娃子,很熟練地用普通話回了一句:“我們還踢足球了呢,你看看我的鞋子都破了。”
大伙一瞧,鞋子前面都張嘴兒了。
“回家叫你母親給縫縫,最好去商店買一雙球鞋。”張龍拍拍小家伙的后背。
這小娃子一邊樂顛顛地往前走,嘴里一邊說:“我快攢夠錢了,到時候買一雙回力。”
這下劉青山都服氣:“連回力都知道啊!”
一路走來,聚居地里面竟然很干凈,地上也沒有牛羊駱駝的糞便之類。
據小五介紹,放牧駱駝之類的,都居住在邊緣地帶。
很快,大伙就來到了聚居地的中心地帶,這里看上去竟然挺繁華的。
道路兩旁,還懸掛著一些牌匾,上面都用兩種文字標明。
“百貨商店,郵電局,衛生院,新華書店,國營飯店,嘻嘻,這名字怎么跟咱們國內一樣啊?”
大伙瞧著那些牌匾,忍不住有點想笑。
而等到小五他們領著大伙,進入到一個大院子之后,眾人更是齊齊一愣,只見牌子上寫著四個大字:人民公社。
“這就是最高的行政中心啦。”小五頗有些自豪地介紹著。
對此劉青山還是非常滿意的,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能搞成現在的規模,很是不錯。
說話間,從那座二層辦公樓里,迎出來一大群人,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是黑兄弟。
他們看到小五,都非常親熱地上來打招呼;而那些華人,則大都認識劉青山,都上前握手。
劉青山也認得大半,再加上張龍的介紹,大家也很快就熟識了。
這里面有分管漁業工作的于隊長,有分管農業的田隊長等等,都是老相識。
還有分管基礎建設的王工等人,都在工地。
另外就是衛生院的胡院長和王春英院長,也領著醫療隊去其他部落就診,沒有在場。
寒暄已畢,大家進了小樓,立刻感覺陰涼許多。
一路風塵仆仆的,自然先去洗漱一番,看著女士們洗臉的時候,每人都用一盆水,旁邊的一位黑叔叔,動動厚厚的嘴唇,不過最終也沒說什么。
田隊長則樂呵呵地插話進來:“這要是放到以前沒水的時候,咱們這么用水,估計非得被人打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