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不是幾十年后,這時候的京大還很窮,所以這些錢,更顯得珍貴。
很快就有工作人員進來,幫著搬運這些私人物品,劉青山要開車送丁校長回去,卻被他拒絕。
迎著夏日的驕陽,丁校長一步步,向著校門的方向走去。
花白的頭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的步子非常緩慢,似乎要把校園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看在眼里,永遠印刻在心間……
目送著丁校長的背影漸漸遠去,直到消失不見,劉青山這才收拾心情,去后面的老化學樓。
雖然現在是放暑假,但是各個實驗室里,卻依舊有許多師生,都在靜悄悄地忙碌著。
劉青山也沒打擾大家,直接去了何婉清的辦公室。
“青山,你終于回來啦!”
看到劉青山,何婉清也激動地站起來,她家的高凌風早就回來,可是卻遲遲不見劉青山的人影。
關鍵是,那幾個實驗組的人,天天來催她,何婉清都急壞了。
“姐,什么情況?”劉青山嘴里回答她,還笑著和對面的李姐也點點頭。
“魯直他們的實驗,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尤其是鋰電池實驗組,已經可以實現工廠化,可是,咱們的工廠,才正建設。”
何婉清道出情況,她是真急啊,這件事涉及到好幾十億美金呢,現在一年就快過去了,啥啥都沒影兒,叫她如何不急?
劉青山也露出微笑:“還蠻快的,哈哈,正好我收購了幾家電子廠,電池廠也有兩家。”
真的嗎?
何婉清大喜,看來這個弟弟是早就準備好了,那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大干一場?
劉青山可沒有這么樂觀,他收購的工廠,畢竟不是配套生產手機零部件的,所以還需要對設備和生產線進行一段時間的改造。
這方面,就不是他能做的了,必須由學校牽頭,從國家里面,找出那些專業的工程師,來重新進行規劃和設計。
這也就是,他的青鳥公司,為什么要掛在京大下面。
聽劉青山說完,何婉清便喜滋滋地去找那些負責人,雖然前路漫漫,但是終歸看到了曙光。
很快,魯直、陸長青,甚至在京郊的李一帆,都急火火地趕過來。
除了這三位項目組的組長之外,還有葛教授、吳教授、杜教授、高教授等等,也都在座。
一項研究,從實驗室轉為工廠化生產,難度是最大的,這幾位老教授,都有過相關的經驗,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看著四下里人才濟濟,劉青山心中也豪情萬丈:這關鍵的一步,必須跨過去!
他從包里面,拿出來幾份資料,對應著分發下去:
“大家先研究研究,這是我最近收購的電子廠和電池廠的基本情況,另外在春城還有一家專門生產液晶屏幕的工廠。”
“近期可能要辛苦諸位,去工廠進行實地考察,至于需要進行什么改進,更換什么設備儀器之類,都需要大家規劃好,然后統一采購。”
“給大家交個底兒,資金這方面,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還真是及時雨啊!
會議室里的人也都面露喜色,他們也想不到,劉青山竟然準備得如此周到,而且還真是大手筆,收購的都是外資或者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