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你們在亞運村認購的房產,準備出手嗎?”
小郭笑而不語,別說這點房產了,他叔叔的國貿大廈,都不準備出手,更別說他這點小房產了。
雖然這段時間,輿論很不好,搞得有點人心惶惶,但是小郭和叔叔,一直堅定地看好大陸市場,這個信念,當然不會輕易動搖。
倒是王如海性子比較急:“青山,我們為什么要出手?告訴你,我們可不是那些墻頭草。”
小郭這才點頭表態:“沒錯,當年抗戰,都是無償捐助。”
言外之意,就算真的發生什么意外,大不了就當是捐了,又有何妨?
劉青山也忍不住豎豎大拇指,他想起來后來對郭富豪的一次采訪,那時候老人已經年歲不小了,說了這樣幾句話:
“我的家訓,就是兩句話,你不能害老百姓,不要做奸商。”
在這方面,和港島那位一心一意鉆到錢眼里的李富豪一比,境界上高下立判。
商人除了金錢,還要牢記一點,國家才是你的根基所在。
就像蘇聯解體之后的那些寡頭,最后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對于他們這種回答,劉青山是非常不滿意的,他搖搖頭:“怎么可以不賣呢,必須賣,而且還要賤賣!”
“青山,你是發燒了,還是中午喝多了?”
王如海湊上來,伸手要摸劉青山的腦門,卻被劉青山將他的爪子扒拉到一邊。
倒是小郭略一沉思,就明白了劉青山的意圖:“哈哈,青山老弟啊,你就坑人吧。”
劉青山倒是不以為意:“我這個人從來不坑朋友的。”
“那看來最好不要做你的敵人,不然的話,估計睡覺都不踏實。”小郭大笑起來,算是和劉青山達成了統一戰線。
搞得王如海和其他幾位都有點發蒙:“你們打什么啞謎?”
第二天,小郭等人就向亞運會的組委會提出申請,要求退還認購的樓盤。
組委會當然不會同意:錢都花了好不好。
結果雙方鬧得很不愉快,最后想出來一個折中的方案:退錢沒有,想法子聯系別的買家,看看有沒有人肯接手吧。
這個消息傳出來,一直在首都這邊處理業務的李大少,也終于沉不住氣,往港島的家中,打了個電話回去,征求父親的意見。
李富豪沉思了好一陣,這才嘆了一口氣:“你先撤回來吧,以后機會有很多。”
在他來看,這段風波應該很快就會過去,畢竟發展才是主旋律嘛。
李富豪的眼光當然毒辣,就在前些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的時候,港島這邊,人心惶惶,有不少商人變賣資產,收拾東西走人。
但是李富豪卻趁機大肆收購,這才使得手中的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并于八六年,正式成為港島的首富。
雖然這次他看得也很準,但卻還是選擇了暫時性的撤退,這是出于商人規避風險的本性。
從本質上來說,他還是缺乏對內地的信心,缺少真正的家國情懷。
在掛斷父親的電話之后,李大少在第二天,就趕奔亞運村。
還是亞運村那座臨時的辦公樓,李大少剛下車,巧了,迎面看到一個他最不想見到的人,正笑吟吟地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