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還有幾位村民,都是孩子在這讀書的,正好趕到國慶節,來看看孩子。
“娘,爺爺奶奶秋菊奶奶,大姐大姐夫,你們先進屋。”劉青山和家人打個招呼,就領著張桿子他們這些人,去學生們住的小院兒。
“桿子叔,村里都挺好的?”劉青山跟大伙邊走邊聊。
“嘿嘿,都好著呢,就是你咋總也不回去,大伙天天念叨你。”張桿子說著說著就開起了玩笑:
“青山啊,你還非得等合作社分紅的時候才回去領錢兒咋滴。”
劉青山也大笑,看到鄉親們,他的心里也格外敞亮。
小曼他們住的地方,離得不遠,幾分鐘就到了,推開門,張桿子就嗷嘮一嗓子:“小曼,你娘來看你啦!”
嘩啦一下,孩子們都從屋里沖出來,各找各媽,眼淚嘩嘩。
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這么久,能不想嗎?
“都先別哭天抹淚的了,這一路上都沒好好吃頓飯,趕緊的,先吃飯,張大嫂子,給俺燙二兩燒酒。”
張桿子又吆喝起來,他倒是不見外。
等大伙都進了屋,只見這邊也正吃飯呢,張桿子往桌上一瞧就樂了:“伙食不錯啊,還真得喝二兩解解乏。”
桌上是四菜一湯,倆炒菜,外加一個醬肘子,一只燒雞,還有一個雞蛋湯。
幾位家長瞧著,心里也更加高興。
多出這些人,飯菜當然不夠吃,叫孩子們先吃著,大人們又拾掇一些飯菜。
“青山啊,你就別回去了,陪俺喝點。”張桿子倒是一點不見外,先掰了個雞爪子啃上了。
“我一會兒再過來,給大伙找住的地兒。”劉青山還惦記著回家跟家人團聚呢,也直接跑了。
回到家,這邊也加菜加飯。
最高興的是老四老五老六,領著小火和蹣跚的小月月,在院子里瘋跑。
劉青山先問候爺爺和奶奶他們,然后和大姐大姐夫聊起來。
高文學這次回來,主要是領著媳婦孩子,看望父母,另外也參加一個文聯組織的座談會。
路作家也來了,不過直接去那邊報到。
大姐劉金鳳說,她已經跟楊紅纓在電話里進行聯系,老姐也會趕過來相聚,再不看看孩子,都快把她這個當娘的給忘了。
劉青山又問問收購胡蘿卜汁廠的事情,已經弄完了,也并入了統一食品。
這個項目,有縣里扶持,每年都組織農戶種植胡蘿卜,所以不用擔心。
倒是野菜廠,和藥廠一樣,暫時都遇到了一些障礙,出口減少,急需尋找新的銷售渠道。
養殖方面倒是沒啥太大的影響,第一批出口的活禽活畜,估計現在都運到那些出產石油的國家了。
等到開飯的時候,足足坐了兩大桌子,一家人在首都這邊團聚,自然是心中歡暢。
吃完飯之后,施老師早早就告辭,他本來還想跟劉青山交流一下呢,只能改日了。
劉青山則領著家人,又把張桿子那邊的大大小小都叫上,然后往史家胡同溜達,那邊的宅子大,這幾天就都住那好了。
這邊平時主要是王小兵和盧方他們照應著,一切都井井有條,屋子里面都定期打掃,干干凈凈的,直接就能住。
“這院子好,都趕上王爺住的那個王府啦。”張桿子嘴里咋咋呼呼的,然后迎面就沖來兩條大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