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戰也笑嘻嘻地批評他:“老三,咱們也得體量二哥,你別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
說得旁邊的小莉都俏臉微紅,其實她心里也想要一套,年輕人更喜歡住樓房,多方便。
小莉最清楚不過,當初交住房儲蓄的時候,每平米將將達到一千元,所以一套八十多平的樓房,也才不到八萬塊。
再購置些家具電器之類的,有十萬塊錢足夠。
對他們這些龍騰公司的股東來說,十萬八萬的還真不算事。
要是普通的員工,想買下一套樓房的話,就有點吃力了,估計得攢上十年八年的。
這也是劉青山為什么允許大家:可以只住不買的緣故,真要是掏錢的話,大部分人都拿不出這筆錢的。
除了公司的股東,剩下的也就是像王小兵和盧方他們這一類的,或許有能力購買。
而劉青山最清楚不過,這里的房價,到后來最低也是幾萬塊一平米,幾百萬能買個小戶型就算不錯了。
無論在什么時候,房子都是家庭最大的消費之一。
古今都是如此,要不然,唐代的白居易,也不會有“長安米貴,居之不易”的典故了。
劉青山向物業經理詢問一下,得知一共有三百零五戶。
于是笑道:“那咱們這些股東就帶個頭,每人一套,戶型面積什么的,都自己選。”
隨即又補充道:“我事先聲明,必須要兩套對門的,沒法子,家里人口太多。”
大伙都嘻嘻哈哈的,表示理解。
走了一圈,基本都心中有數,剩下的就是擬定分配方案了。
這個也簡單,就兩類:一種是能掏錢買的,產權歸自己所有;另一類就是只有居住權了。
大伙被請到物業辦公室喝茶,王戰早有準備,拿出來厚厚的一沓紙,上面寫著一個個人名,還有其他基本信息,就相當于檔案了。
他抖抖手里的檔案:“我們影視城那邊,包括施工隊在內,一共有九百多名員工,其中有六百二十五名,已經成家,目前大都兩地分居,所以這次分房,得先緊著我們那邊才行。”
侯三一聽就不干了,也從包里掏出來一沓紙,看來他也同樣都準備好了:
“我們龍騰商廈目前有從黑河帶過來的二百三十名弟兄,其中成家的一百零五人,今年準備成家的,三十八人,這新婚的,怎么也得先有個窩吧?”
“侯哥,這話不對吧,那老夫老妻的,不更應該有個住的地方?”王戰也開始爭辯起來。
侯三嘻嘻一笑:“你們影視城那邊,距離亞運村比較近,就等亞運村的房子下來,你們就近安置多方便,這邊就先讓讓我們好了。”
這時候,于光明也加入到討論之中:“等等,你們先都別爭,我們港島那邊的公司,還有四百多名員工呢。”
王戰不滿意了:“港島那邊的員工又不來首都,跟著湊啥熱鬧?”
小五也揭竿而起:“還有我們里蘭那邊,都將近一萬人啦!”
這次大伙群起攻之:“更沒你那邊啥事了,趕緊一邊涼快去,別添亂。”
幾個人這么一吵,頓時好不熱鬧。
把嚴區長和李副區長他們都給聽傻了:什么什么,這些樓房,都是給普通職工分福利房?
乖乖,就算國營單位,也沒這么好的福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