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旗笑臉相迎,對老支書和王教授,他當然不陌生,都親切握手,噓寒問暖的,完全是晚輩的姿態。
至于劉青山,鄭紅旗更是親熱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就往樓里讓。
一行人上樓之后,剩下的人就議論起來。
一位辦公室主任說道:“這兩位老同志有點面生,看情況不是省里的,可能是部委退下來的老領導。”
大伙也紛紛點頭,其中有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人說道:
“看紅旗書記親近的樣子,肯定還是長輩,告訴招待所那邊,都安排好。”
“哈哈,還是何市長想得周到,我這就去安排。”辦公室主任急匆匆地離去。
大家這才散了,各自去工作。
在會客室里,劉青山他們正坐著喝茶,聊了幾句家常之后,劉青山這才說明來意。
鄭紅旗一聽也樂了:“原來是叫我當大紅媒,沒問題,這也是民生問題嘛。”
想了想,他又說道:“老何剛才也在樓下,等會我給他打個電話,一起吃晚飯,然后再去他家坐坐。”
劉青山點點頭,覺得這么安排比較穩妥。
不大一會,何元慶就接到電話,他心情不錯,新書記能邀請他陪同上級領導共進晚餐,顯然是交好之意,他當然不能推辭。
官場之中,外來的干部,想要在當地展開拳腳,必須拉攏這些坐地戶,何元慶就是其中的代表。
等到晚上五點,何元慶先來到招待所的食堂,等了一會兒,約莫將近五點半的時候,只見鄭紅旗領著那伙客人,也走了進來。
“何老哥來的好早。”鄭紅旗并沒有稱呼對方的官職,這是要談私交。
可是何元慶卻不敢叫對方“鄭兄弟”,那樣的話,他這些年的官場豈不是白混了,于是也面帶笑容,不卑不亢:
“鄭書記您太客氣啦,老領導來到咱們松江,我們這些當后輩的,當然要招待好。”
等到落座之后,鄭紅旗這才介紹,先從王教授開始:
“這位是省農學院的王專家,在人工培育黑木耳和其它菌類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何元慶稍稍一愣,連道“久仰”,他還真不是客氣,這位王教授在他們這邊的三個省份,名氣極大。
近些年,三省都大力推廣黑木耳種植,王教授的相關著作,都是最好的指導材料,那絕對是專家級別的。
何元慶心中轉念:難道鄭書記上任之后,要加大黑木耳的種植,所以把專家給請來了?
隨后鄭紅旗又介紹老支書:“這位就是咱們SJ市碧水縣青山鎮夾皮溝村的張老支書。”
“原來是張支書,久仰久仰。”何元慶又是心里一愣,這次更加熱情。
他當然知道,夾皮溝這可是他們SJ市樹立起來的典型,全國第一個萬元村,第一個十萬元村。
別看老支書只是最基層的干部,卻是能夠直達天聽的那種,就算是省領導見了,都得客客氣氣的。
鄭紅旗這才介紹劉青山:“何老哥,這是我的弟弟,我妻子認的干弟弟,現在我閨女還在他家里給養著呢。”
何元慶一聽,就知道人家這關系了,那估計比親兄弟姐妹還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