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看不準,這件銅鎏金佛像不錯……”
魯大師鑒定得最快,反正他說看不準的這些,就被劉青山認定為假貨。
吳桐主要負責給魯大師翻譯那些標簽上面的介紹,也幫著遞一下物品。
聽她念著標簽上面的名稱,魯大叔不時搖搖頭:“這是哪個二五眼的鑒定師給取的名,都錯了好不好,還好意思上拍賣會。”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華夏的古董,經歷的時代太長,種類也非常繁多,被國外的鑒定師搞錯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這個印章挺有意思的,四面都有字。”吳桐也拿著一個兩寸多長的白玉,遞到魯大叔手里。
魯大叔手掌一顫,差點把玉石掉地上,連忙雙手捂住:“這個上面的價格是多少?”
吳桐就給他念鑒定書上的文字:“古代印章一枚,拍賣價格1.8萬美金。”
劉青山也湊了上來,他也瞧見剛才魯大叔的反應,知道這肯定是一件好東西。
這上來一瞧,劉青山也是心頭狂喜:這哪是什么印章,這不是玉卯嗎,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漢代的!
玉卯也叫雙卯,一個叫剛卯,一個叫嚴卯。
是長方形的柱狀物體,中間有圓孔,材質有玉質,也有牙質和金質的,根據佩戴者身份不同,材質也不同。
像這種玉質的,都是皇帝和王侯一類,才有資格佩戴,是用來辟邪的。
劉青山這種古董行的半吊子之所以認識雙卯,還是因為魯大叔他們在收貨的時候,收到過一枚玉卯,那是一枚剛卯。
可惜的是,缺少另外一個嚴卯,不能配對。
要知道,傳世的玉卯數量極為稀少,當年民國時代著名的收藏家,袁家的那位二公子,機緣巧合,得到過一對兒玉卯,花費了千金。
想不到在這里竟然看到一枚,不知道跟家里那個,能不能配對?
魯大叔仔細辨別了一下玉卯一面的文字,當他看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這八個字的時候,便抬眼瞥了劉青山一下,然后微微點了下頭。
玉卯的每一面都刻字,基本都是八個字,這一件,顯然就是嚴卯了。
再瞧瞧上面的文字,是篆字,蒼勁古拙。
魯大叔本身就是最擅長玉器,一入手,就知道是漢玉無疑。
而且從字體上來看,和家里那件剛卯,十分契合,肯定原本就是一對兒。
魯大叔不由得心中感嘆:這還真是完璧歸趙啊!
要知道,玉制的雙卯,因為級別最高,所以流傳的極少,到目前為止,國內也只出土過四對兒,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偏偏如此珍貴的東西,還被不懂行的老外當成了印章,你家印章四個面都刻字啊?
如此正好,被不識貨的老外標了一個極低的價格,這個漏,是撿定了。
不過魯大師的嘴上,卻依然少不了褒貶一番:“材質還算不錯,可惜上面的刻字太差勁,糟蹋了好東西。”
“就這還一萬八,給個零頭兒都嫌多。”劉青山自然緊跟著溜縫:“黑田先生,前兩年,你們的國人,還真是受拍賣行歡迎啊。”
黑田動動嘴,想要爭辯幾句,卻又無從說起,他是真不懂這些啊,比劉青山還不如呢。
劉青山這話,雖然帶著點諷刺意味,但確實也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