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兩分鐘沒人上臺挑戰,十四人順利通過。
接下來又是一波上臺,這些人依然個個都是先天后期圓滿的境界,但卻有人去挑戰了!
縉云流風看得一驚,接著很快就想明白了——他們之間有愁怨!
“被挑戰的這人危險了!”一個聲音說道。
“怎么說?”幾個聲音同時問道。他們中有湊趣的,也有真不明白的。
“這兩人實力差不多,上去挑戰的人就算打不贏也可以下來等一段時間再去挑戰。但守擂臺的人跟他交戰消耗過大,就會立刻有人上去撿便宜!”
事情的發展確實如他所說,挑戰的人一上臺就只攻不守,次次拼盡全力,三次之就攻破守擂者的防御裝備,但他依然毫不停息。
防御裝備的防護罩消失之后,守擂者只能依靠手里的劍阻擋,雙方武器交擊的聲音,隔著幾里都清晰地傳進縉云流風耳朵里。
全力交戰半個小時,雙方消耗都非常大。挑戰者應該是感到有些后繼乏力了,適時退下了擂臺。
他剛退下擂臺,另一個挑戰者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上去,一看就知道他早已經做好了撿便宜的準備。
新的挑戰者上擂臺之后并沒有說廢話,敷衍地行了一個禮之后就出手了,而且,同樣也是全力出手,根本不給守擂的人出聲叫停的機會。
“這是另外一個仇家,根本不給那人認輸退出的機會!”
縉云流風聽著傳進耳朵里的聲音,認可了他的分析。
如果不是仇家,這時候上了擂臺只要說上幾句話,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勸退守擂之人勝下這一場,然后以飽滿的精力應付下一場挑戰。這樣,他的勝算才是最高的。
剛跟前一個挑戰者全力交戰,消耗過大的守擂之人現在被新力軍壓著打,沒有了防御裝備的防護,很快就出現了險情。
然而這個時候,守擂之人別說逃下擂臺,就連認輸的話也說不出口——如果他分心說話,就會被挑戰者抓住機會一擊斃命。
這樣的車輪戰實話說不公平,然而監督擂臺比試的人卻無動于衷。公平,從來就不再他們考慮范圍之內。
武器碰撞聲不斷傳來,十多分鐘后,守擂之人終于沒有防守住,被一劍斬斷了左臂。
左臂被斬斷,疼痛和對死亡的不甘,雖然激起他奮起最后的力量,但也挽救不了他的命運,沒過兩招又被斬下左腳,再也逃不了了。
最終,守擂之人被砍下頭顱,就這么死在了他認為十拿十穩的考核最后一關上。
擂臺考核隨著時間推移,戰斗越來越激烈,死傷也越來越多。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抱著在這時候坑仇人一把的心思搞出來的。
“在這種場合碰到仇家就會壞事。”縉云流風心里想道,“看來能不結仇還是盡量不要結仇。”
不結仇的做法很簡單,一是離開這里,二是認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