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慢慢上升或者下降都容易得多,唯獨不上升也不下降的懸停,保持飛劍上托的力量跟自身重力一樣大小,這就比較難了。
之前他能讓飛劍懸停,那是因為他用飛劍已經很長時間了,熟悉了飛劍的重量,也掌握了該用多大的力道。即使如此,如果時間長一點的話,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懸停的飛劍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以極緩慢的速度在向上或向下移動。
控制入微,這并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訓練。然而,在追求實力突破境界的修煉之路上,說也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鍛煉對實力提升幾乎沒用的控制入微。
好在縉云流風要的也不是懸停靜止,甚至有些速度都可以,這樣還能提速更快。
現在他要控制速度,只是為了熟悉御劍飛行的慣性。
幾分鐘之后,縉云流風開始慢慢加速,并且控制飛劍轉彎。
飛劍的速度慢,轉彎繞的彎道也大,重心偏移小,因此盡管縉云流風是初次御劍飛行,也沒有出現身體大幅度側偏,更沒有摔下飛劍。
練習了半個小時,對御劍低速飛行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知之后,縉云流風就停下了——每天練習的時間不能太長,以免消耗靈識過多。
第二天早上,縉云流風繼續來到草地上練習御劍飛行。
先重復一遍昨天練習的直飛和轉彎,然后開始增加速度。
還是跟昨天一樣,先是直線飛行。縉云流風站在飛劍上,離地一米左右,然后漸漸加快速度。百米之后,速度已經達到十幾米每秒,這時候縉云流風控制飛劍降低速度,最后落到地上。
十幾米每秒的直線速度,又不是急停,縉云流風完全能夠及時抵消慣性的影響。
連飛幾次,縉云流風對這個速度下的慣性有了體會,后面繞圈的時候上手就容易很多。
“這繞圈,速度加快之后,人會在慣性的作用下偏離繞圈的預定軌跡,這就需要身體往內側,由被控制沿預定軌跡飛行的飛劍擋住身體,制止偏離。”
“不過具體身體內側多少,還得實際試過才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知道離心現象的道理也沒用,只有實際試過才能掌握。”
再次上了飛劍開始繞圈,速度慢慢增大,縉云流風就有時間調節自己,找到感覺。
繞行十多分鐘之后,縉云流風順利地停了下來。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不時需要調整身體,甚至剛開始的時候還需要擺動手臂來配合,但終究沒有出問題,縉云流風也找到了御劍飛劍繞圈的感覺。
“有了感覺,接下來只要熟練掌握就好了,要不了多長時間。沒想到,這速度加快之后,反而感覺比速度慢的時候容易!”
每天都會進步一截,四五天后,縉云流風已經能御劍爬高竄低了。
只見縉云流風來到院子外,輕輕跳上飛劍之后,人立刻加速,同時降低高度,劃出一個向下的弧線,在草地上兩米出狂飆而出。
五六秒就略過了四百多米的草地,然后沿著山坡急竄而上,眨眼間就越過了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