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有道理上早朝的日子。
高昊木然的從床上起來,夢游似的隨著高義走到了待漏院,然后排著隊伍,站在了順天門外的漢白玉臺階上,繼續這日復一日的無聊工作。
什么時候手提式朝廷才能生效啊?
高昊并不清楚自己金手指的起效時間,但是他知道大冬天站在寒風里很冷。
環顧一圈,高昊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這群同僚們。
有的人在寬大官服里面縫上了皮襖子,一點都不懼怕冬日里的寒風。
有的人已經能夠睜著眼睛站著睡覺,只要前面有人山呼萬歲,就能立刻醒過來跟著一起喊。
果然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啊!
高昊這么感慨著,終于御史帶著小吏從大殿里出來,開始巡視百官,今天的早朝要開始了。
站在大門外的低階官員,自然是不知道前面的大佬和皇帝討論的內容的。
就在高昊也準備鍛煉一下站著睡覺的本領時,突然一個太監從大殿里出來,站在石階上,對著眾人喊道:
“宣!翰林院庶吉士,高昊,入殿陛見!”
幾個認識高昊的官員,都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高昊一個激靈,早上起床的困倦走消失了。
什么?皇帝宣我進殿?
高昊懵懂的跟著太監,走進了宏偉的大殿中。
大殿之中,皇帝高坐在皇椅上。
左右文武分列兩班,文官都穿著朱紫的官服,這些都是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之類的大員。
武官也都穿著縫著走獸的官服,這些是大明朝的勛貴,各個都是國公國伯之類世襲罔替的貴族。
在滿朝的文武大員后,還有一些穿著青色官服的小官。
他們是六科給事中,御史臺御史。
雖然他們的官職沒有門外六部侍郎大,但是言官的特殊地位,讓他們可以在大殿里議事。
高昊是第二次進入這個大殿了,當年殿試唱名的時候,他曾經進入這個大殿叩謝天恩。
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再次走進了大殿,高昊有些緊張。
隆慶皇帝是面容敦厚的中年人,他和藹的說道:“高卿,把你寫的《請罷早朝疏》念一下,今日我們公議下。”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高昊放松了下來。
他從太監手里接過自己額奏疏,然后朗聲念了起來。
按照大明朝的奏疏要求,奏章的需要開門見山,直接說出主題。
高昊的奏疏內容也不長,很快的就念完了。
等待他念完之后,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能夠站在大殿里的,武官是最不愿意上朝的。
土木堡之變后,勛貴武官就失去了和文臣分庭抗禮的資格。
從此之后,他們就變成了擺設吉祥物。
他們最不愿意上朝,但是也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文官這邊,能夠站在大殿里的,自然是愿意天天上早朝的。
高昊明白這種心態,前世政府大院的工作經歷,越是官大的,越是喜歡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