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大漠的時候,狄光磊想要學學古人,吟詩作賦,感慨一番。
再過幾年李白王維等大詩人就該出生了,狄光磊不好意思剽竊人家的詩詞。
可狄光磊二世為人,上輩子滿腦子機械工程,這輩子滿腦子拳腳兵刃,文采方面著實不怎么樣。
憋了很久才憋出幾句酸詩,聽起來和外門行當對山經唇典無異,讓權善才笑話了好久。
權善才是個非常好說話的,年齡比狄光磊大了好幾輪,卻仍舊和狄光磊兄弟相稱。
軍漢子一向直白熱血,笑話起人來也不拐彎抹角。
每次狄光磊在外面看風景,權善才都會過來打趣一番。
狄光磊道:“九月鷹飛,戰馬最是膘肥體健,戰爭要開啟了。”
權善才道:“學淵無需擔心,突厥吉利可汗已經保證不會出兵,就憑契丹,絕不是大周敵手,此戰必勝。”
“拿了刀劍上戰場,自然不怕打仗,只是可惜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才維持了這么短的時間。”
“這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我們只要想著怎么打好仗就可以了。”
經歷過武則天數次大清洗還能活下來,權善才也懂得如何明哲保身,說話辦事看似粗魯,實則滴水不漏。
權善才是左威衛大將軍,狄光磊是狄仁杰之子,兩人當然知道一些隱秘。
尤其是狄光磊,先知優勢和最近的情報疊加起來,對于這場戰爭非常不看好。
此戰,突厥和大周一共投入了二十多萬兵力。
這種級別的戰爭不是蛇靈的陰謀詭計就能影響到的。
同樣,如此規模的戰爭,也不是狄光磊區區一人之力能夠影響的。
打仗是一件很復雜的事,需要長時間的學習以及大量的實戰經驗。
千萬不要覺得打仗簡單。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十萬大軍的調動,難度難以用言語形容。
如韓信那種“多多益善”,不管是十萬還是二十萬都能輕松指揮的帥才,從古至今也沒幾個。
穿越了就能打仗純粹是吹牛逼。
不服的先去辦一次讓全小組的人都滿意的團建試試。
團建只需要花錢,這都有人不滿意,打仗可是要玩命的。
狄光磊在邊關歷練數月,多次帶兵沖殺,鳳翅鎦金镋上沾染了數百異族和匪寇的鮮血。
可若是讓狄光磊領兵,狄光磊最多能夠統領六千人,多了就會出現問題。
若是統領一萬人,絕對會出現足以致命的破綻。
狄光磊最擅長帶領精銳騎兵實行鑿穿戰術,鳳翅鎦金镋所過之處,再怎么嚴密的防線都會被撕開。
權善才知人善用,對于狄光磊的安排也在于此。
此戰,契丹一方壓上了近乎一切,領頭的人是李進忠和孫萬榮,朝廷一方則是以王孝杰率領的右威衛為主,權善才率領的左威衛為輔。
王孝杰率領十萬大軍于東硤石谷和李進忠的大軍對峙,趙文翙率領兩萬大軍借道突厥,背后突襲,兩面夾擊。
計劃是好計劃,只可惜這一計劃風險實在是太大,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狄光磊已經做好了馳援的準備,都是中原男兒,就這么死了實在是太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