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狄光磊指了指虎云:“至少比他先交代出有價值的東西。”
魯吉英苦笑道:“交代了,能活命么?”
“你把山陽縣治理的不錯,如果你交代的東西有價值,我不介意赦免你的罪過。”
這個時候,狄光磊當然不會說“我就是要玩死你”。
我為刀俎你為魚肉,就算我要反悔,你又能做什么。
魯吉英雖然知道狄光磊很可能會反悔,但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
眼看鳳凰已經去審問虎云,立刻就要交代。
狄光磊擺了擺手:“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去府衙,你暫時還是山陽縣令,明白么?”
魯吉英心中稍稍安定,心說狄光磊雖然年輕,但終歸不夠氣盛。
回到府衙,魯吉英跪倒在地,老老實實交代出一切。
狄光磊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魯吉英并不是后期加入的鐵手團,他本就是鐵手團的人。
鐵手團的前身是塢壁團,管理制度類似于宗族制度,對內團結,對外排斥。
他們信任“內人”,不信任“外人”。
這也解釋了魯吉英為何有代表宗主的“鐵手令”,因為他是“內人”。
他本名不叫魯吉英,也不叫林陽,而是叫“元森陽”,是元齊的堂弟。
元齊只要利益,不在乎親情,但他信任親人,對魯吉英委以重任。
魯吉英看似受到重用,實際上過得并不快意。
為了不被人發覺,他扮演的是清官,無法拉幫結派,也無法花天酒地。
就連職位,也只是小小的縣令,連升官都不行。
不管在鐵手團內地位如何,不管元齊分給他多少金錢,都沒有意義。
地位再高,沒人前呼后擁,金錢再多,無法肆意花銷。
除了扮演林陽的時候能花點錢,其余時間都是粗茶淡飯,兩袖清風。
整個漕渠魅影案,魯吉英負責的最多,卻是過得最差的。
對于魯吉英的訴苦,狄光磊只有兩個字——活該!
你魯吉英最起碼也是個縣令,出入都有人伺候。
淮北百姓呢,被你們搞得鹽都吃不起,甚至搞出“咸食季”、“淡食季”。
若非魯吉英還有用,狄光磊早就把他當堂判死了。
魯吉英不知虎云交代出了多少,竹筒倒豆子,把他知道的東西交代了大半。
由于他是整個案件的核心人物,每一個步驟的人都有接觸,哪怕只交代出一部分,就足夠狄光磊抓人了。
案件還在初期,淮北的鹽荒沒有那么嚴重,食鹽賣的不夠快,北溝大倉內還有巨量食鹽。
這等事情,狄光磊當然不會放過。
“李朗,傳令沈韜帶二百千牛衛來,明日隨我突襲北溝大倉。”
“魯縣令,本官最后提醒你一次,有什么沒交代的趕緊交代,否則死到臨頭的時候別怪本官心狠。”
魯吉英趕忙說道:“不敢不敢,大人開恩饒命,犯官不敢有半點隱瞞。”
不多時,鳳凰帶著虎云的口供到了。
虎云身上有很濃重的塢壁團特征,對外兇狠殘酷,對于出賣自己的魯吉英賣的干干凈凈,對內團結一致,鐵手團的情況半點沒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