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劍法又稱唐詩劍法,每一招對應一句唐詩,詩詞意境和劍意完美結合。
對于詩詞的領悟越深,劍法的威力越強。
這招“萬國仰宗周,衣冠拜冕旒”是起手式,表示禮敬尊重。
兩人并無冤仇,狄光磊也想看看連城劍法的威力,雙锏一并,回了一招“禮敬長者”。
褚青山見狀叫了一聲好。
出手之后,狄光磊的浩然正氣自行推之于雙锏。
褚青山飽讀詩書,豈能看不出浩然正氣。
能蘊養出如此渾厚的浩然正氣,怎么著也不可能是奸佞小人。
“接我一招,‘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后出塞五首》,描繪了暮色行軍的場景。
落日西照,帥旗烈烈,戰馬長嘶,朔風蕭蕭。
褚青山沒上過戰場,但這一劍至少有這句詩七成意境。
對,褚青山只能用到七成。
不是不能更強,而是氣勢剛剛凝聚,便被狄光磊的鐵血煞氣碾壓回去。
雙锏上的滑輪嘩啦作響,好似轟鳴的戰鼓,雄壯的軍歌。
批亢搗虛,千軍辟易!
亢龍锏打向褚青山左肩,無悔锏打向褚青山肋下。
褚青山劍勢被破,招式威力大大減弱,但他的功力比狄光磊強,對于真氣的掌控也更加細致入微。
雙锏臨身,褚青山不慌不忙的揮劍橫削。
明明和雙锏的路線半點不搭,卻偏偏讓狄光磊的后招半點也施展不出來。
連城劍法——孤鴻海上來,池橫不敢顧!
招式清高孤傲,卓爾不群。
一劍封鎖狄光磊的后手,褚青山上前一步,寶劍畫弧線,繞著圈到了上方,隨后如同鋼刀大斧,豎劈直下。
連城劍法——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詩句仍舊是邊塞詩,意境卻大不相同,這一招化繁為簡,攻守兼備。
只是一旋,一劈,寶劍巧妙地繞過了狄光磊的雙锏封鎖,從近乎不可能的角度發起攻擊。
狄光磊側身退避,身子躍起,一腿踢向褚青山胸口。
阿羅漢拳——伏虎羅漢——猛虎擺尾!
一腿逼退褚青山,狄光磊再次躍起,雙锏下劈,用的赫然是方才那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褚青山狂放的大笑,寶劍連揮,連城劍法的精妙招式接連用出。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苔徑臨江竹,茅檐覆地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一招劍法,念一句詩歌。
忽而靈活百變,忽而穩重大氣,忽而富麗堂皇,忽而快如疾風。
每一招劍法都貼合詩句的意境,精純至極的真氣讓他舉手投足力量自生。
狄光磊窮盡畢生智慧,攻中帶守,守中帶攻,攻守兼備,動靜結合。
征戰沙場的煞氣,凜然無畏的正氣,爆裂如火的血氣,剛柔并濟的真氣,每一種氣都和招式近乎完美的結合。
千錘百煉的锏法簡單精煉,大氣磅礴。
兩人大戰一百多招,褚青山功力深厚,游刃有余,狄光磊氣血翻涌,大口喘著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