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好游歷名山大川,每有靈感,揮毫潑墨便是名篇。
天寶元年四月,李白從故御道上泰山,寫了六首《游泰山》,董小宛方才吟誦的詩句出自第三首。
褚青山喜好詩詞,狄光磊在研究連城劍法的時候跟著學了不少,《游泰山》剛好在其中。
狄光磊打趣道:“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詩仙能看到神仙,咱們都是俗人,就別指望了。”
“你小子是俗人,那小丫頭可不是,你可別耽誤了人家的仙緣。”
木桑道長悄然現身,笑呵呵的看著兩人,目光中有些老不正經的揶揄。
“舍不得王權富貴,放不下功名利祿,逃不脫悲歡哀怨妒,參不透貪嗔喜惡怒,這個世上,誰不是俗人?”
“照你這么說,詩仙也是俗人,他為何有仙緣?”
狄光磊認真的說道:“應該是爹媽生得好,他具備先天靈根,修仙一日千里,三天筑基,五天金丹……”
“呸呸呸,你說的都是什么玩意兒,沒一句正經的,貧道聽人說你也去給孟伯飛拜壽了,你知道那個搶走茯苓首烏丸的道士去哪了么?”
“那道士道號玉真子,他搶茯苓首烏丸應該是想獻給韃子皇帝求榮華富貴,我來泰山的路上他要搶小宛,我和他打了一場……”
木桑怒道:“這個混賬,他怎能投靠韃子,真真是氣煞我也,學淵,你沒吃他的虧吧?”
“沒,他不知我的手段,小覷了我,吃了點小虧,這是我的戰利品。”
說著,狄光磊亮出了那把黝黑的短劍。
木桑眼珠子差點瞪出來,說話也結結巴巴:“這……這是……是我……”
“這是鐵劍門的掌門鐵劍吧,今日便物歸原主。”
“你真要給貧道?”
“留著也不能當飯吃啊。”
“你這小子,忒不會講話,比褚瘋子還可恨。”
“習慣和人抬杠了,您多擔待。”
“你把這東西給貧道找回來,別說抬一次,抬死了貧道也只能擔待著。”
“道長,你這話似乎也不怎么好聽。”
木桑被堵得沒話說了,嘆道:“那女娃,你和我來,我傳你一門有趣的功夫。”
別的武功傳了也就傳了,神行百變卻是鐵劍門嫡傳武學,學了這門武功,就相當于入鐵劍門。
鐵劍門門規森嚴,木桑不愿狄光磊被門規束縛,干脆一人傳一半,兩人自己組合一下就成了。
他傳袁承志神行百變也用的這種方法,用起來得心應手。
木桑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穿著不修邊幅,沒有長輩的架子,很像是游戲人間的得道高人,可某些時候又刻板的要命,半點不肯變通。
這不,得了掌門鐵劍的木桑心情大好,傳授武藝之后,非要纏著董小宛下棋。
木桑這些時日苦心鉆研棋譜,學了一些先進理念,開局比以前強了很多,從臭棋簍子進化為普通棋手。
董小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棋藝比木桑高了不少,輕輕松松把木桑殺得潰敗。
木桑輸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輸棋,也不顧忌什么長輩晚輩,追著董小宛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