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大明來的人,打探大明降將的消息,想做什么用腳后跟想也能想明白。
既如此,那就順著罵幾句,人家高興了沒準多打賞點兒。
他是個小人物,只求老婆孩子熱炕頭,祖大壽死不死,他一點都不在乎。
董小宛指一個,他就說一個。
問了幾個問題之后,董小宛又拿出一錠金子。
“這東西足夠你在鄉下買幾畝地,娶妻生子,你要不要?”
劉三面色略有糾結,隨后道:“我若不要,是不是走不出去了?”
“我家公子一向不喜歡牽連普通人,你若不合作,不會殺你,但你這幾天怕是要受點罪了。”
無法無天的武林中人!
劉三見過不少武林中人,這些人粗魯暴躁,喜歡欺凌無辜,對于董小宛的話自是不會全信。
但黃澄澄的金子就在眼前,他要賭一把。
“姑娘請問吧。”
“聰明,我就喜歡你這種聰明人,先說說,祖大壽平日有什么愛好?”
……
問完了問題,董小宛把金銀扔給他,道:“你可以走了,若是敢騙我們,天涯海角,我必把你千刀萬剮。”
不理賭咒發誓的劉三,兩人轉身離去,去了下一家青樓。
一來是搜集更多的情報,二來是相互比對,免得出了缺漏。
足足用了三天時間,狄光磊才把要對付的人的情報整理好。
“公子,我們要動手么?”
“直接動手有什么意思?不鬧出點動靜,怎么讓人動起來。”
“怎么鬧?”
“寄柬留刀!”
……
祖大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了口飯,直奔書房。
清廷對于他們這些降將看似禮遇,實則并不信任,尤其是他這個反復之人,更是被人看不起。
別說滿清重臣,便是大明的降臣降將,也看不起他。
“投降”的負罪感,被排擠的空虛感,讓祖大壽精氣神非常差。
用現代的話說,他已經有了抑郁癥的跡象。
坐在書桌前,祖大壽想拿《西游釋厄傳》看看,突然發現書下邊壓著個黑布包。
打開,里面是一把鋼刀,一封書信。
看到鋼刀,祖大壽反而感到了幾分舒適。
自從投降清廷,他遭遇過不知多少次刺殺,早就已經習慣了。
刺殺帶來的生死危機能讓他無暇傷春悲秋,睡幾個好覺。
展開書信,里面只有幾行娟秀的字,信紙清香,看起來是女子所書。
“督師祭日將至,尚缺三牲祭品,聞君有大好頭顱,可堪為祭,明晚子時,當踏月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
同一時間,范文程、鮑承先,馬國柱等人也在書房內發現了鋼刀和書信。
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要借他們的人頭當三牲祭品。
當天晚上,滿清官兵便包圍了幾家大臣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