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光磊一邊應招一邊解釋:“我是要告訴你們,雙劍合璧雖然厲害,但終歸不是一人,只要拼死對著一人猛攻,就能破掉,更別說,我的招式不亞于你們。”
雙手忽拳忽掌,忽抓忽拿,極盡復雜變幻之能事。
這一擊是拳,到了半途便是爪,最終一擊的時候,又成了指法,指力點出,雙指一鉤,仍舊是爪法。
出招之快,變化之急,讓人眼花繚亂。
更讓兩人感到心驚的是,狄光磊既沒用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又不以強橫的功力壓人。
見招拆招,以快打快,明明是簡簡單單的招式,卻偏偏能夠發揮出奇絕的效果。
云蕾心中怨憤去了大半,和張丹楓配合的越發默契。
或并肩出劍,或前后聯招,或左右分擊,或上下夾攻,一手接著一手,一式聯著一式,雙劍推動,有如龍門浪涌,大海潮生。
此等劍法,若是換成澹臺滅明,董岳,張風府之類的,早已落敗。
狄光磊卻仍舊見招拆招。
很多時候,張丹楓覺得這一招狄光磊必然要用橫練氣功硬抗,甚至想好了該如何變招,狄光磊卻忽地一下輕描淡寫地化開。
狄光磊拆解之前,張丹楓云蕾皆想不出如何破解劍招。
狄光磊出手拆解,兩人頓時豁然開朗,仿佛印證了公理,似乎本就該如此。
從表面上看,張丹楓云蕾手中寶劍好似兩條蒼龍,圍繞著狄光磊上下翻飛,狄光磊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實際上,張丹楓和云蕾被狄光磊的拳掌壓得喘不過氣來,精氣神完全集中,不敢稍有放松。
作為梁系最頂尖的人物,張丹楓的悟性超凡脫俗,潛力舉世無雙,在狄光磊的壓力下,對于萬流朝海元元劍法的領悟越來越深。
云蕾的悟性不如張丹楓,為了維持不敗,摒棄了憤怒、仇恨等情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戰斗之中。
此番卻是歪打正著,比強行配合強了數籌。
感受著越來越強的劍氣,狄光磊心中大為快意,閉關一月所得在戰斗中一一驗證。
原本千奇百怪的奇招怪招,隨著打斗,換成了簡單大氣的阿羅漢拳。
以儒為神,以道為本,以佛為用。
諸邪不侵的浩然正氣讓狄光磊不為外物所動,時刻保持理智。
至精至純的神照真氣為飛拳踢腿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恢弘浩大的佛門拳術用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式把敵人的攻勢碾壓成粉碎。
狄光磊的煉體修為雖然是堂皇正道,剛柔并濟,但出手是以剛勁的招式為主。
一月閉關,達摩一百零八式中的怪招妙招融入其中,使得狄光磊的招式剛柔并濟,正奇結合。
出招收招,姿式瀟灑大方,勁力更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
狄光磊的拳術根基是七十二招阿羅漢拳,此后不管學了多少拳法,都是去粗取精,融入其中。
達摩祖師遺留的高深絕學讓狄光磊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不只是拳法,掌法、指法、爪法甚至是身法也逐步融入其中。
三人同時陷入頓悟之中,只一心出招收招,對外物全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