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若無道:“什么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隋末時期,諸侯并起,有一人武功高深,兵法精湛,是李唐最強的敵人,那個人名叫寇仲,他最仰仗的軍師,名叫——虛行之!”
虛若無聞言一愣,轉而嘆道:“沒想到還有人知道我先祖,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沒錯,我盡心輔佐朱元璋爭天下,就是為了當初那口氣。”
隋末爭霸末期,寇仲的勢力不亞李唐半分,高手方面更勝一籌,爭天下勝率極大。
但徐子陵被師妃暄睡服,雙龍兄弟鬩墻,寇仲心灰意冷,退出了爭霸。
他這一放手,可坑慘了那些跟隨他的文臣武將。
虛行之開辦鐘離書院教導學生,但終身不得入仕,晚年抑郁而死,留下了“扶龍庭”的遺愿。
傳到虛若無這一代,才于亂世之中扶持了一位真龍,完成了先祖的愿望。
虛若無說了一下當初的事,罵道:“什么狗屁雙龍,不過是半途而廢、不顧后果、肆意妄為的混混罷了。”
“你后悔過么?若是你專心練武,未必不能達到龐斑浪翻云的境界。”
“先祖的經歷告訴我一個道理,那便是決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要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后悔,我從不會后悔,以前不會,現在不會,未來也不會。”
“當初指點烈震北尋找長生訣的就是你吧?”
虛若無笑道:“我既然被人稱為‘鬼王’,怎會事事循規蹈矩?”
“你想看看長生訣么?”
“若我想看,早就看到了,只不過長生訣非有緣人不可參悟,強求反而會禍及自身,我是沒這個興趣的。”
頓了頓,虛若無又道:“你破解長生訣已經不再是秘密,想來某人對你很感興趣。”
“你說的是朱元璋吧?我對他也很感興趣。”
朱元璋是華夏歷史上最玄奇的開國皇帝,沒有之一。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開局一根打狗棍,一個討飯缽,通關條件是從南到北統一天下。
從古至今,從未有人能夠從南到北一統天下。
但朱元璋偏偏就完成了,在無數次絕境中逆襲絕殺,近乎完美的完成了這個“帝王游戲”。
只不過朱元璋殺戮功臣殺得實在是太過,各路名家筆下都沒什么好話,十有八九是貶損。
在這其中,以黃易為最。(注)
這也是狄光磊對于黃易武俠小說最不喜的一點。
把古人的功績放在原創人物身上,用貶低古人的方式抬高原創的主角。
就好比一個穿越者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對年輕的蘇軾裝逼,想想就覺得惡心。
虛若無道:“你對他作何評價?”
“當今天下有四人在各自的領域上達到了極致,分別是:龐斑、浪翻云、鷹緣、朱元璋,對于這種人,我一向很尊重。”
“如果他知道這番評語,一定會很高興的。”
“那我再補個小曲,讓他更高興:
子胥功高吳王忌,文種滅吳身首分。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誰及徐將軍?神機妙算劉伯溫,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龍廷,文武功臣命歸陰。
君王下旨拿功臣,劍擁兵圍,繩纏索綁,肉顫心驚。恨不能,得便處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時詐死埋名。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