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一葉扁舟,任我去遨游,逍逍啊遙遙,天地與我競自由;共飲一杯酒,人間本來情難求,相思呀難了豪情再現,亂云飛渡仍閑悠……”
秦淮河上,狄光磊劃著小船,嘴里哼著“逍遙游”。
“星月漫天,泛舟秦淮,狄先生好興致。”
迎面來了一艘小船,上面有三人,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撐船的是一個神情舉止總帶點天真單純味道的胖道人。
老道是武當掌門純陽真子,老和尚是少林方丈不問禪師,撐船的胖道人是武當小半道人。
“你們身上有殺氣,密宗那幾個老禿驢都干掉了?”
狄光磊對著和尚罵禿驢,不問卻一點也不生氣。
一來打不過,生氣也沒用,二來殺了紅日法王和四密尊者,密宗已經遭受重創,傳教將會大大方便,是天大的好事。
對于這些人而言,只要能夠宣揚道統,一切都可以放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一切罪孽,都歸于老衲吧。”
“我之英雄彼之仇敵,我之仇敵彼之英雄,于密宗而言,你是天大的罪人,于禪宗而言,你就是堪比那幾位祖師爺的大功臣、大圣僧”
小半道人笑道:“狄先生覺得呢?”
狄光磊和秦夢瑤初遇時,狄光磊表明自己不喜“狄大俠”這個稱呼,秦夢瑤把事情傳了出去,江湖人無論佛道,多稱狄光磊為“狄先生”。
“那幾個老禿驢打傷了夢瑤,我很不喜歡他們。”
狄光磊撇了撇嘴,道:“夢瑤說想游覽秦淮河,讓我租一艘船,結果她沒來,你們來了,說吧,找我有什么事。”
純陽真子道:“傳聞狄先生要參加月滿攔江的決斗,此事可是真的?”
“當然,月滿攔江之前,只要沒人招惹,我們三個都不會出手。”
不問和尚道:“阿彌陀佛,既如此,老衲就放心了。”
他們并不覺得狄光磊或者浪翻云能夠勝過龐斑,但以二敵一,絕不會敗。
只要能約束住龐斑,他們把門派底蘊都拿出來,絕對能勝過域外聯軍。
朱元璋已經和他們約定好了,以軍功換取朝廷支持,功勞越多,支持力度越大。
圣旨已經發了下來,他們在藏地傳教能夠削弱密宗勢力,這對大明治理藏地有益。
因此,他們不僅不擔心朱元璋過河拆橋,反倒盼著朱元璋多活幾年,打下更大的地盤,讓他們能把自家道統傳到世界各地。
“你們不是來和我說這些廢話的吧,我不喜歡拐彎抹角,有事直說。”
純陽真子道:“聽聞狄先生精通太極綿掌,貧道不才,想請狄先生指點一二。”
“那不是太極綿掌,是陰陽大道、太極玄功,用拳就是太極拳,用劍就是太極劍,我喜歡用綿掌,方為太極綿掌。”
不問和尚道:“狄先生的佛拳呢?”
“那就真是拳法了,我自幼修習圓測大師傳下的阿羅漢拳,又僥幸得了達摩祖師部分傳承,融會貫通后,便是這一招佛拳。”
不問和尚雙手合十,口宣佛號,很顯然,他也起了試招的心思。
“有一位前輩評價過,武當功夫,重內家修為,多走陰柔一路,當然也有外家純陽的心法武技。
像是一盤忘了加鹽的青菜豆腐,顏色看起來不錯,吃了一口后,就再也引不起別人的興趣。
少林則側重于外家武功,走陽剛一脈,雖有兼修內家功夫,但仍不離硬功的路。
像是一碗紅燒五花肉,雖然很管飽,但卻太過油膩,一口兩口還行,吃多了就受不了了。
這話非是貶低,而是期待,若能將兩派武功融為一體,陰陽互補,剛柔并濟,必能登臨大道。”
聽了狄光磊的話,純陽真子和不問和尚同時陷入了沉思。
這話雖然狂妄,卻沒有什么問題,只不過少林武當終歸有門派之別,永遠不可能放下一切、相互探討、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