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敬豪聽到狄光磊讓他留下,不由得問道:“公子還有何吩咐?”
“別叫公子,我比你爹都大了好幾歲,算什么公子。”
“那……”
歐敬豪有些為難,不知該如何稱呼狄光磊。
“如果你實在想不出怎么稱呼,便叫我‘師父’吧,很久沒收徒弟了,我看你很順眼,便收個記名弟子。”
周山民、于承珠、成抗、成麗、莊青霜紛紛點了個踩。
收徒歐敬豪,倒不是狄光磊心血來潮,而是有多重考量。
首先是天賦。
歐敬豪拿的是林平之的劇本,練武天賦卻是蕭峰級別的,不僅能在短時間內練成天殘神功,而且是本世界唯一一個合練如來神掌和天殘腳的人。
其次是品行。
歐敬豪的品行非常好,妥妥的名門少俠,最終黑化完全是他爹歐峰一步步引導。
最后是懶惰。
狄光磊不喜歡處理瑣事,那些江湖人比蒼蠅還煩,收徒之后,讓歐敬豪處理就行了。
相比段飛,歐敬豪更懂得如何處理人情世故。
聽到狄光磊要收徒,歐敬豪心中一驚,轉而大喜,立刻磕頭拜師。
還是那句話,本世界的正邪只是陳浩南和靚坤的區別,稱得上是好人的沒幾個。
狄光磊神功無敵,若能學得兩三成,便足以縱橫江湖。
歐敬豪是這個黑白不明的江湖上少有的“少俠”,不代表他沒做過縱橫江湖的美夢。
甚至,他比段飛更渴望一劍成名。
概因歐峰素來不喜歐敬豪習武,又與馮道有嫌隙,對于歐敬豪向馮道學武之事一向反對,時常訓斥歐敬豪不學行醫救人的本事,卻學殺人的功夫。
行了拜師禮之后,歐敬豪為馮道簡單包扎了一下。
馮道自知武功遠遜狄光磊,勸了句“要堅持正道”,便灰溜溜的離開。
……
“敬豪,你知道我方才彈得曲子是什么嗎?”
歐敬豪搖了搖頭,道:“徒兒不知。”
“這是一個法號普庵的大師做的樂曲,名叫《普庵咒》,可普安十方、驅除蟲蟻、蚊蚋不生、消災解厄、鎮煞安胎、驅邪除穢、逢兇化吉。”
“這話自然是吹牛,但經常彈奏,能夠清心,因此也叫《清心普善咒》,對于練武的人而言,內心澄澈比什么都重要。”
“內心澄澈?師父,何謂內心澄澈?”
“儒釋道三家均有修心之術。
儒家修浩然正氣,一氣破七氣,諸邪不侵。
道家有冰心訣、清心訣、靜心訣、養神訣等法門。
佛門對此的闡述最直白,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歐敬豪道:“為何不學六祖呢?”
“六祖的境界太過高遠,你懂什么叫做‘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么?”
“不懂。”
“我也不懂,想不明白就不想,困難的練不成,簡單的還練不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