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邊境。
步驚云和聶風帶領邊關數十萬精銳和草原百萬聯軍對峙。
這些年,帝釋天用各種手段滲透草原部族,讓各個部落聯合起來,靠著草原人人皆兵的優勢,湊齊了“百萬大軍”。
小兵小卒在高手如云的風云世界不過是背景板,風云全力催動摩訶無量,能輕而易舉抹殺十萬大軍。
草原能夠和中原維持這么久的安定。
一是狄光磊擔心戰爭會增添天地之間的兇煞之氣,壞了補全世界的計劃。
二是草原上有各種各樣的神廟,那些神廟中有不少高手,也算是一股不弱的勢力。
多年苦心治理,天地之間煞氣正氣變得平衡,狄光磊早有吞并草原的心思。
機會來臨,直接拿出全部家底。
大秦軍陣前方,不是來去如風的輕騎,也不是草原人最怕的強弩,而是一架架特殊的火炮和一輛輛猙獰的戰車。
火炮名叫“飛天神雷”,用堅木作架,上有粗繩四十條,踏板二十塊。
每架需精兵二十五人,五個人替換炮彈,二十個人踏板。
炮彈用生鐵鑄就,大如西瓜,五分厚薄,里面空心,包三十六個小炮彈,小炮彈內,藏火藥鉛彈,藥線盤到里面。
炮彈落處,四面盡打,雷轟霆擊,無論人馬,皆成齏粉。
戰車名叫“奔雷車”,一丈四尺寬,二丈四尺長,三丈高,三輪,八馬,一轅。
中分三層,上層放火銃,中層擺強弩,下層是長矛利鉤,車后還有四個翻山輪。
上層的火銃名喚“落匣連珠銃”,上面有一只銅戽子,能夠容納四十發火藥鉛彈。
將銅戽內火藥鉛彈加足,再把銃門火藥點著,銅戽中的火藥鉛彈會自動落匣,滑入銃管,向外轟打,連續激發,直到四十發鉛彈射完為止。
這兩樣武器和沉螺舟一樣,都是厲勝男從“水滸大世界”中帶回來的。
俞萬春寫《蕩寇志》對清廷溜須拍馬,小說思想腐朽不堪,人物塑造也不怎么樣,唯獨對于科技武器的想象力著實高明。(注2)
小說里出現了潛水艇(沉螺舟)、定時炸彈(鋼輪火柜)、火箭炮(飛天神雷),裝甲車(奔雷車),機關槍(落匣連珠銃),甚至暢想了數學如何應用在科技武器對戰中。
狄光磊能造沉螺舟,當然也能造飛天神雷和奔雷車。
不僅造了,還造了四千架飛天神雷,兩千輛奔雷車,兩個戰場各有半數。
雙方的試探已經過去,隨著步驚云令旗招展,飛天神雷如同雨點一般狂轟而下。
此時的歷史時代類似于明朝,火炮早已裝備于軍隊,草原人對于火炮并不特別恐懼,至少那些精銳不怕。
但飛天神雷的彈藥射的太遠、太快,威力又實在是太大,再精銳的鐵騎也承受不住如此轟擊。
炮火聲中,一千輛奔雷車擺出坦克陣列,發動兇狠無比的沖鋒。
火銃到時,尸骸粉碎,矢石落處,血雨紛飛,好似陸地狴犴,有轟雷掣電之威、倒海排山之勢,殺得草原聯軍哭爹喊娘。
……
草原聯軍足有百萬。
哪怕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牧民,甚至還有部分女眷,但那也是一百多萬人。
別說一百萬人,就算是一百萬頭豬,步驚云短時間內也殺不完。
至少帝釋天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