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是一個貶多于褒的人。
古人對他多有負面評價,比如“輕慮淺謀,挑怨速禍”、“決匹夫之怒,逞盜賊之謀”。
即便是贊詩,也多是贊頌荊軻的勇決,把燕丹作為陪襯。
受到這些評價的影響,燕丹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大多逃不過一個“志大才疏”,本世界亦是如此。
燕丹知道秦國強,燕國弱,暫時打不過;知道靠山山倒,不能依靠別的國家,要富國強兵。
可不巧的是,他只知道要做什么,卻不知道該怎么做。
不是某一方面不會,是舉賢、撫民、練兵、外交等等全部都不會。
哪怕是“招賢養士”,養的不是游俠就是刺客,沒一個會治理地方,也沒一個會帶兵打仗。
給他開了一個墨家巨子的掛,結果卻把墨家的看家本領和核心思想丟了個精光。
制造守城器械,不會;帶兵守城,不會;幫助別國抵御強敵,更是絕不可能。
在狄光磊看來,燕丹在原著中的貢獻就兩樣,一是生了女主角高月,二是把功力傳給男主角天明,別的就沒了。
狄光磊曾經稱蓋聶衛莊是最不像諸子百家傳人的,是因為根本就沒把燕丹算作墨家弟子。
若是墨翟泉下有知,看到燕丹的作為,想來也會認同狄光磊的判斷。
更加不巧的是,緋煙成了狄光磊妻子,殺死六指黑俠之事,只能他親自設計了。
六指黑俠雖然同樣不懂兵法,但武功高深,曾以一人之力獨戰陰陽家五大長老,雖不敵,但成功逃脫,并盜走陰陽家至寶“幻音寶盒”。
如此高手,哪怕突襲暗算,燕丹也敵對不過。
田光為人豪邁忠義,燕丹若是和他說刺殺六指黑俠之事,必然割席斷交,荊軻亦是如此。
算來算去,燕丹把主意打到了“流沙”身上。
得益于狄光磊,衛莊麾下不僅多了墨鴉、鸚歌、驅尸魔、弄玉等高手,自身武功還大有長進。
蓋聶之所以沒有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客”,便是因為有衛莊。
“飄渺劍圣”蓋聶和“圣靈劍圣”衛莊究竟誰更勝一籌,是江湖散客爭論最多的問題。
“可惜了,若是得‘流沙’相助,刺秦的幾率必定大大提高!”
燕丹嘆了口氣,讓心腹攜重禮去請衛莊。
……
狄光磊不知墨家的破事,知道也懶得管。
墨家后輩弟子太不成器,連論道的興趣都沒有,韓國覆滅后,狄光磊攜妻女去了秦國。
不是主動去的,是嬴政親自邀請的。
狄光磊當年的布置終歸還是發揮了作用,嬴政威嚴日盛,對于陰陽家也越來越忌憚。
在不損傷國力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便是找個對手制衡東皇太一,羅網還差點意思,狄光磊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狄光磊武功足夠高深,還能請來衛莊等高手相助;
二來狄光磊奇懶無比,對于朝堂之事從不主動參與;
三來狄光磊學識淵博,能夠在很多事情上給予他另外的思路。
東皇太一對于此事自是知曉,但出人意料的,他對狄光磊的到來表示歡迎,狄光磊同樣沒有任何針鋒相對的意思。
唯一不爽的就是李斯了。
韓非在朝堂的威望遠超于他,李斯本想擇機算計,但狄光磊在這兒,他怕不小心過了火,被狄光磊一巴掌拍死。
東皇太一和他說過,狄光磊不會因瑣碎小事殺他,但若是觸犯到狄光磊的底線,狄光磊發起狠來,誰也攔不住。
……
“你終歸還是來了咸陽。”
“不然呢?留在潁川么?”
韓國被攻破后,嬴政在韓地設立潁川郡。
后人對于潁川最大的印象應該是三國時期,潁川人才輩出,荀彧、荀攸、郭嘉、鐘繇、徐庶等賢才都是潁川人。
除此之外,唐朝名臣褚遂良,“畫圣”吳道子都是潁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