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項羽大喝一聲,恍若半空中響了個暴雷,長槍一揮,碗大槍花刺向張良心口。
兵兇戰危的戰場上,每一分力氣,每一秒時間,都非常寶貴,絕不可能出現大段大段的廢話。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關二爺斬顏良,一言不發,揮刀就斬。
至于什么武者精神更是無稽之談,戰場上只講究怎么把人砍倒,不講究正邪,更不講究仁義。
上一個在戰場上講“仁義”的叫宋襄公,結果是淪為笑柄,兩千年過去也還是個笑話。
哪怕是項羽,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追求什么“單挑”。
項羽出槍的一剎那,龍且和季布緊跟著出招。
一槍蛟龍出海,霸絕天下,兩槍靈蛇出洞,千變萬化。
寶劍不利于沖陣,擅長用劍的季布,上戰場前換了長槍。
張良一揮凌虛劍,磅礴的劍氣噴涌而出,劍氣組成圓環,把三人刺出的槍勁盡數收束、消弭。
大多數劍法都不適合沙場,但莫名劍法是個例外。
莫名劍法本是劍意,領悟劍意之后,根據自身經歷演化出各式各樣的劍法。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漢初三杰,對于兵法有天生的親和,劍法也深受影響。
在軍營歷練一年之后,張良把兵法和莫名劍意結合起來,創出了八招新的莫名劍法。
莫名劍法——不攻!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從項羽沖陣開始,張良便在蘊養劍意,此時劍法用出,不僅止住了項羽的沖勁,還束縛住了三人的長槍。
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不攻”之后,緊跟著便是轉守為攻。
莫名劍法——速戰!
疾則存,不疾則亡。
招式快如閃電,出手迅捷無倫,劍氣還未收束,便已經重新轟出。
以功力而言,項羽自是比不得被狄光磊開了數次小灶的張良,但他天生一顆無敵之心,強敵只能讓他越戰越勇,絕不會讓他后退半步。
長槍一揮,簡簡單單一招“橫掃千軍”,卻有一種無堅不破、無物可擋的感覺。
明明功力不如,卻偏偏能夠硬生生擊碎張良的劍氣。
這是項羽的“意”。
不是刀意劍意槍意,而是只有鑄就無敵之心的人,才能發揮出的無敵之意。
張良的心思并不在武道上,他的目標是出將入相,自然難敵這種霸絕無雙的意境。
硬拼不過,那就不拼。
張良從不是喜歡硬拼的人。
龍且季布長槍襲來,卻發現張良的身影變成了虛幻。
莫名劍法——兵詐!
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眨眼之間,四人已經斗了數招,看似不分勝負,實則勝負已分。
張良的目標是阻敵,用不擅長沖陣的自己“兌子”擅長沖陣的項羽三人,大賺特賺。
不僅如此,隨著戰斗陷入僵持,秦兵已經組成軍陣圍了過來。
這一招,赫然是:
莫名劍法——用謀!
用兵之法,以謀為本,是以欲謀疏陣,先謀地利;欲謀勝敵,先謀固己。
張良的身子輕輕閃了幾下,憑借絕頂輕功到了陣法之中,寶劍揮舞,指揮軍陣圍殺三人。
項羽忍不住罵道:“卑鄙!”
張良冷笑道:“你們三個打我一個就不卑鄙么!”
垃圾話也是戰術,張良處于軍陣保護,項羽三人卻陷入圍攻,項羽若是要對噴對罵,張良自是求之不得。
“攻!”
伴隨著張良寶劍點指,戟陣發動,排山倒海,洶涌而至。
不僅如此,張良還安排了弓箭手和弓弩手,你沖鋒我就放箭,讓項羽三人分外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