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殺,更不能放,秦兵精銳,需要重兵看守,是一個大累贅。
“兵主,咱們現在該怎么辦?”
兵主嘆道:“我有一種預感,此次若是不能除去扶蘇,日后便再無機會,給俠魁傳信,增派人手,一切后果,由我負責。”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既然已經出手,且蒙受了如此損失,那就一定要把事情做絕,否則就虧得太大了。
……
狄光磊和東皇太一、鬼谷子分別后,獨自返回咸陽,剛到渤海之濱,便停下了腳步。
一葉輕舟橫在浪濤洶涌的大海之上,隨著浪濤搖擺起伏。
船上坐著一位峨冠博帶的老人,留著五縷長須,面容古雅樸素,身穿寬厚布袍,身軀偉岸如松,正凝神垂釣,頗有出塵飄逸的隱士味兒。
遠遠看一眼,狄光磊便感覺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和至精至純的先天真氣。
狄光磊飛身上了船頭,收起無雙劍,道:“你是在等我么?”
老道并未答話,而是像小孩子得到寶物般嚷道:“上鉤啦!”
魚竿上提,魚竿竟吃不住牽力彎曲起來,釣絲離水,底端掛著一個直鉤,無餌食。
隨著釣絲出水,海水自行凝聚成一條大魚,掛在直鉤之上。
大魚的形態有些類似于鯨魚,但氣機遠比鯨魚強大,有鰓,鰓邊有巨大的魚鰭,魚鰭張開,仿佛一對翅膀。
這不是魚,而是鯤。
狄光磊笑道:“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道長這鯤,似乎小了點。”
老道笑道:“人力有窮盡,苦修數年,也才只能做到這些,傳聞道友亦精通道家玄功,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狄光磊道:“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伸手一吸,海水被吸起,化為一只三丈多長的鯤,鯤出水之后,魚身化為鳥身,魚鰭化為雙翼,扶搖直上,不知起所至。
狄光磊不僅凝水成鯤,還能鯤化鵬,鵬飛九天,境界高低不論,對于真氣的操控,顯然更勝一籌。
見了這一手,老道放下魚竿,起身施了一禮,道:“貧道北冥子,見過道友。”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留下五千道德箴言,也就是《道德經》,道家自此有了完整的理論和傳承。
只不過不同的人對于“道”的理解不同,道家因此分裂為天宗和人宗。
天宗和人宗每五年比武一次,勝者即可執掌祖傳寶劍“雪霽”。
北冥子是天宗輩分最高的長老,也是整個道家輩分最高、修為最高的人。
諸子百家互有爭端,為了達成自己的思想主張,即便是清心寡欲的道家,也不得不一次次與人論道、論武。
這里要強調一下,道家和道教不同。
道家是諸子百家之一,是思想流派,思想主張包含治國之術。
道教是宗教,創始人是張良八世孫張道陵,也就是“張天師”。
秦國一統天下之勢已成,為了自家傳承,北冥子不得不停下清修,與狄光磊論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