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復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
長安城自古便是繁華所在,不論是西域的胡商,還是苗疆的商隊,最心心念念的,便是長安坊市。
漫說那些俗人,便是修仙問道之人,下山第一站,也多是長安。
一個白袍青年漫步在長安城內。
這人豐姿英偉,聳壑昂霄,背上背著一把長劍,觀其服飾像是秀才,看其氣質又像是俠客。
既有秀才的彬彬有禮,又有俠客的瀟灑不群,再加上俊逸的相貌,引來不少少女偷偷觀看。
青年對此毫不在意,他自幼修道,道心堅定,常人如何能動他的心?
這青年不是別個,正是蜀山弟子殷若拙。
殷若拙近來修為到了瓶頸,得到師父許可后,下山歷練紅塵,尋求突破。
第一站,便來了長安城。
行至西門大街,忽然見到一大簇人圍著一家算命館,擠擠雜雜,鬧鬧哄哄,熱鬧非凡。
殷若拙來了興趣,大步走到算命館外,駐足觀瞧。
館外懸著一副對子:六爻熟諳,能知天地理;八卦精通,善曉鬼神情。
算命館倒無甚稀奇,唯獨這算命先生怪之又怪。
“算命”是非常吃年歲的職業,越老越受人追捧,尋常算命先生,不說七老八十,也要四五十歲。
可這位先生,不過二十多歲,算的時候更是手舞足蹈,絲毫不見穩重。
殷若拙拉過一個排隊的老頭,輕聲問道:“老丈,這算命先生何人?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在此問卦?”
老頭看了殷若拙一眼,道:“后生,你是外地人吧?”
“老丈慧眼如炬。”
老頭聽不懂這文縐縐的話,但聽得出來是在夸自己,笑呵呵的說道:“這位可不是尋常算命先生,他是當今國師,玄明真人,陛下欽封的‘真武蕩魔天尊’。”
殷若拙覺得這個封號有些奇怪,但并未覺得狂妄不妥,因為本世界的神話體系和別的世界大不相同。
盤古開天后,精、氣、神分化成伏羲、神農、女媧三位大神,并稱“三皇”。
盤古之心懸于天地之間,成為連接天地的紐帶,并與天界清氣所鐘之地連接,清濁交匯而生“神樹”。
因天地間生靈太少,三皇分別用不同的形式創造生靈。
伏羲以神樹吸收神界清氣所結的果實為軀體,注入自己強大的精力,創造出“神”。
神農以大地土石草木為體,灌注自身氣力,創造出“獸”。
女媧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用楊柳枝條點化,依自己模樣塑造,造出“人”。
天地不是三界,而是六界,分別是:神界、仙界、魔界、人界、妖界、鬼界。
得益于蜀山豐厚的典籍,殷若拙知道伏羲天帝,知道九天玄女,蜀山亦有“真武長老”,但這“真武蕩魔天尊”是什么神仙他著實不知。
“既是國師之尊,怎會在此算命?”
“國師體恤我等小民,每月初一、十一、廿一在此坐館,后生,今天你算是來著了。”
殷若拙觀察了一會,發現這“國師”倒不是騙子,而是真正的有道之人。
一雙眼睛仿佛日月星辰,似乎能看遍古往今來,宇宙星空。
這樣的一個人,怎么會追求凡間富貴?
好奇之下,殷若拙并未離開,而是準備會會這位玄明真人。
巧的是,殷若拙剛好是最后一人,別的人都已經散開。
狄光磊看了殷若拙一眼,道:“你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