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狄光磊,立刻拿起刀槍,走上前去。
細細端詳狄光磊容貌,老猴驚呼道:“真武蕩魔天尊!你來做什么?”
當初狄光磊和孫悟空在花果山好一番交手,威勢驚天動地。
后來孫悟空反下天庭,反倒與眾猴說和狄光磊是好友,因此猴子們拿不準狄光磊是敵是友。
狄光磊亮出孫悟空的猴毛,道:“這個認識吧。”
“那是我家大王的猴毛,天尊,我家大王怎么樣了?”
“沒事,安全得很,過個幾百年就能回來了,我來此是修復花果山的地脈,免得他回來沒地方住。”
狄光磊也不和老猴子多說,讓它們把別的猴子召集起來,然后施展“鞭山移石”神通,修復被打碎的地脈。
隨后又催動玄武印釋放水汽,把花果山前前后后清洗了一遍,勉強恢復幾分人間福地的樣子。
最后在花果山外布下陣法結界,讓猴子們可以安心成長,便架云離去了。
離開花果山,狄光磊本想去看看小龍女,架云飛到驪山之時,忽然聽到一聲牛哞,轉而一個沙包大的拳頭轟了過來。
狄光磊豎掌劈下,挾山超海的巨力爆發,接下偷襲的重拳,但足下云頭卻被震成粉碎。
以狄光磊的實力,能偷襲狄光磊的寥寥無幾,能以蠻力震碎狄光磊的云頭,那更是少中之少。
如此蠻力,再加上那聲牛哞,狄光磊自然知道來人是誰。
“平天大圣”牛魔王。
當年七大圣結義,牛魔王能排在老大,不只是因為他八面玲瓏,擅長交際,其本領也是一等一的強悍。
整部《西游記》,孫悟空全力出手的次數屈指可數,其中一次便是對決牛魔王。
牛魔王擁有和孫悟空近乎一模一樣的神通,由于血脈天賦,力量甚至更勝半籌,只不過不如孫悟空靈活。
公平比斗的話,打上七天七夜也不見得能分出輸贏。
最終降服牛魔王,靠的是豬八戒、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神通廣大潑法金剛、法力無量勝至金剛、毗盧沙門大力金剛、不壞尊王永住金剛、李靖、哪吒等人圍攻。
狄光磊此前從未見過牛魔王,如今卻是要好好看看。
牛魔王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
一對牛眼光如明鏡,兩道濃眉艷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
威武不凡,就是丑了點。
其本體是一只異種白牛,狄光磊也不知是何來歷。
據說,牛魔王這個角色,和天竺的宗教爭端有關。
佛教起源于古尼泊爾地區,但是古時候默認天竺也就是印度為發源地,唐僧取經去的就是印度。
初唐的時候信仰佛教的印度人還有不少,但很快就被印度教打的丟盔棄甲。
眾所周知,在印度,牛是圣物,受人尊崇。
但并不是所有的牛都如此,否則印度也不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牛肉出口國。
印度人崇拜的是“瘤牛”,傳說瘤牛是濕婆的坐騎,膚多乳白,牛魔王的本體就是這種形態。
明朝時期信仰佛教的印度人已經很少了,老吳寫牛魔王,很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說:花果山是心火,牛魔王是心魔,贊詩中亦有“牛王本是心猿變”之語。
若按修心理解,這也并無不妥,只是此時此刻,卻來不及想這么多。
狄光磊腳下再次凝出云頭,道:“賊牛,我和你無冤無仇,為何偷襲我!”
牛魔王大笑道:“老牛要打你,還需要挑時間么,看打!”
話音未落,又是一拳轟來。
兩人腳下是黎山老母的圣宮,牛魔王偷襲狄光磊,卻是和黎山老母相關。
黎山老母,亦稱作驪山老母、玉清圣祖紫元君,道教地位最高的女仙之一。
即便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三位大能,面對黎山老母也自居晚輩。
黎山老母最大的特點便是有很多優秀的女弟子,如鐘無艷、樊梨花、穆桂英。
半個多月前,牛魔王偶然經過驪山,看上了黎山老母的弟子鐵扇,登門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