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因為你不僅有足夠強的智慧,還有底線,不管是做人還是做神仙,有底線都比沒底線強。”
“你覺得玉帝做事沒有底線么?”
“知道么?我想過很多次,都想不出,玉帝是如何渡過當初那些劫難的,那可是足足一千七百五十劫啊,我真不覺得他能渡過。”
“看來你對玉帝很沒有信心。”
“你可千萬別和我說,你對玉帝很有信心,那樣的話,我就該考慮換一個盟友了。”
青華大帝抬手布下結界,遮掩了天機。
“你并不帶有上代真武的記憶,很多事情都不了解,那些浮云般的往事,除了我們幾個老家伙,怕是沒人記得了。”
“今天真是我的幸運日,不僅可以與一位大能論道,還能聽到一些好聽的故事。”
“今天也是我的幸運日,不僅可以與一位天才論道,還能好好地懷念一下過往。”
……
孫悟空拿回了兵刃,把黃獅精送到獅駝王處,又在玉華城留了兩日,便啟程繼續西行之路。
行了約有五六日,又見一座城池。
唐僧問道:“悟空,這里又是什么所在?”
孫悟空道:“這城池上有桿無旗,我也不知是什么所在,到近前去問問吧。”
進了城池,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游的浪蕩子,見豬八戒嘴巴長,沙和尚面皮黑,孫悟空眼睛紅,都圍上來觀看。
唐僧不想生事,吩咐快步趕路,走過幾條街口,終于見到了一座寺廟。
寺廟上懸著的牌匾上是三個大字——慈云寺!
“慈云寺”這個名字,換一個時間,換一個背景,將會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正邪大戰。
可惜的是,本世界并無蜀山劍俠,慈云寺也只是一家尋常的佛寺。
事實上,這慈云寺也是“珍樓壯麗,寶座崢嶸,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樹陰森輪藏清”的大廟。
只不過天竺佛地,佛寺多不勝數,慈云寺并不算顯眼。
進入慈云寺,早有方丈院主迎了上來。
“阿彌陀佛,敢問大師從何處來?”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
方丈聞言立刻下拜,唐僧慌忙把他攙起,道:“何必行此大禮?”
“圣僧不知,我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來世能投胎到中原大地。
圣僧豐采衣冠,顯然是前生有德,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唐僧笑道:“惶恐,惶恐!方丈謬贊了,我們師徒只是行腳僧,有何受用之處?方丈在此閑養自在,才是享福哩。”
面上帶笑,心中大叫MMP。
大唐的和尚心心念念去靈山取大乘佛法、三藏真經,認為這可以得到大解脫、大自在。
靈山腳下的和尚心心念念來世投胎到大唐,認為這是最好的福報,受用不盡。
見禮過后,唐僧問道:“卻不知貴處是何地?”
“我這里是天竺國外郡,名為金平府。”
“貴府至靈山還有多遠?”
“此間到都下有二千里,西去到靈山,我們未曾走過,不知還有多少路,不敢妄言遠近。”
天竺國外郡金平府。
距離這里不遠處有座青龍山,青龍山內有個玄英洞。
這處洞府原本該是辟寒、辟暑、辟塵的修行之所,但三牛早已被狄光磊收服,又在盤絲嶺設立劫難,自然不會再來一次。
好在靈山高人不少,觀音菩薩借了摩尼幢佛、慧炬照佛、大慈光佛、慈力王佛的坐騎,補齊了這一劫難。
過了金平府,師徒四人一路西行,半個多月后,已經能夠遠遠看到天竺國國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