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說你,也是說我。”
說話功夫,師徒四人到了寺廟門口。
寺內僧人聽聞是大唐圣僧來了,自然是殷勤接待。
夜晚,唐僧看著半空中高懸的明月,想到取經之事,不由得起了別的心思。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孫悟空聽了,笑道:“師父,你只知月色光華,心懷故里,卻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
“悟空有何見解?”
孫悟空和月亮本該是八竿子打不著,關系還不如豬八戒近。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孫悟空不止和月亮有關系,關系還非常近。
古代神魔小說中,月亮上有太陰星君,有嫦娥仙子,有吳剛,有玉兔,還有——月孛星。
而在小說《南游記》中,月孛星是孫悟空的女兒。
沒錯,早在《大話西游》好幾百年前,孫悟空便已經來了一次“大圣娶親”。
不止娶親,還有了一個神通不俗的女兒。
只不過本世界的馬靈耀已經成道,孫悟空心念紫霞仙子,月孛星也另有其人,這個說法卻是做不得數了。
雖無“月孛星”這個女兒,孫悟空和月亮沒什么深厚關系,卻懂得月亮的陰晴圓缺和先天大道之間的關系。
“月至三十,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
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
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
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
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
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
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我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正是:前弦之后后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采得歸來爐里煉,志心功果即西天。”
沙僧笑道:“大師兄這話說的不錯,卻只說了弦前屬陽,弦后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我來補充一番:
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孫悟空和沙僧講述先天要旨,豬八戒心中有些癢,笑道:“師兄師弟都說了,老豬也來獻丑,要說這月亮啊:
缺之不久又團圓,似我生來不十全。吃飯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說有粘涎。
他都伶俐修來福,我自癡愚積下緣。我說你取經還滿三途業,擺尾搖頭直上天!”
孫悟空講的是陰陽交匯,沙僧論的是五行相合,豬八戒說的又是什么?
豬八戒這打油詩看似是在抱怨,實際上說的是月有陰晴圓缺,人亦有優點缺點。
伶俐有伶俐的好,癡愚有癡愚的好,不必妄自菲薄。
豬八戒被稱為“呆子”,實際上并不是“呆傻”。
相反,豬八戒不止有小聰明,大的地方也從不糊涂。
呆子的呆,是呆若木雞的呆。
木頭做的雞是“無心”的,因無心而無欲無念。
無心,正是禪修追求的最高境界。
禪門須學無心決,靜養嬰兒結圣胎。
豬八戒本是“無心”的,但由于心懷欲望,只是“偽無心”,也就是“身懷缺憾”。
原本劇情中的“真假美猴王”那一難,唐僧師徒中,唯有豬八戒,看穿了孫悟空和六耳獼猴都是“心猿”。(注)
但他是“偽無心”,只知兩個都是心猿,卻分辨不出哪個是圣心,哪個是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