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欲定國安邦,必學唐宗兵法。”
讀者們震驚了,這成吉思汗他們知道呀,乃是幾乎橫掃了世界的梟雄,他都佩服李世民的軍事能力?
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后世譏。”
明太祖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明太祖????”
“這莫非是徐樂以后小說的主角?”
“堂堂明太祖,一點都不知兵,李世民不過徒有虛名而已,打仗還是看我楊大帝。”
“實錘了,明太祖就是楊黑。”
……
努爾哈赤:“從來國家之敗亡也,非財用不足也,皆驕縱所致耳。”
“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世,自古罕論。”--明成祖永樂。
“想不通,歷朝歷代為何都黑我楊廣。”
“一定改史了,楊廣功在千秋,弊在當代。”
“這個世界都在針對我楊廣。”
“我楊廣有大運河。”
“大運河?春秋秦漢曹丕孫權晉朝楊堅楊廣唐朝忽必烈都開挖的運河?都成了楊廣的財產?”
“就是那個到唐朝就堵塞了的大運河?”
“我楊廣有進士科,我爹有科舉制。”
“就是那個不允許投碟自進,跟察舉制一般無二的科舉?”
“科舉制有漢朝起源,有南朝起源,有隋朝起源,有唐朝起源,歷史學界還沒有定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先別裝逼。”
“投碟自進,有南朝起源,公認的是李淵時期正式開始。”
“我楊廣萬古一帝,我不慫,我跟世家硬剛,我千古豪杰。”
“你不慫?一個人躲到江都整天玩女人,喊著大好頭顱,誰斬之的是誰?”
“你跟世家硬剛,你硬剛唄,你干嘛把老百姓當螻蟻?讓老百姓到處送人頭?老百姓招你惹你了?”
讀者們看的津津有味。
圖書館管理員:“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這是華夏兵法的精妙之處,李世民找到了這個精髓,并以此戰法馳騁天下無敵手。”
讀者們一愣。
“這圖書管理員是誰?竟然能評價李世民和明太祖?”
“最讓我覺得好笑的是他評價趙光義的語句,此人不知兵。”
“趙光義?那個高粱河車神?這評價還真是一針見血。”
“歷朝歷代的人怎么了,怎么都贊賞李世民這個有名無實之輩。”
“我猜李世民這么厲害,肯定是被改史了,真實的他肯定很菜,楊廣才是最厲害的。”
“他這么菜?怎么終結亂世?楊廣那么厲害,他怎么就把大一統王朝給崩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