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道:“真正偉大的武功,并不是用聰明和苦功就能練出來的。”
為什么不是?大家心里都在問。
聰明和苦功豈非是一個練武的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條件?
陌生人道:“你一定先得有一顆偉大的心,才能練得真正偉大的武功。”
他目中又露出那種溫暖的光輝,接著道:“這當然不容易,據我所知,天下武林高手中,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也不過只有一個人而已。”
這個陌生人是阿飛,而他口中的那個人很顯然就是李尋歡。
《邊城浪子》中荊無命和葉開也討論過李尋歡和上官金虹的戰斗。
荊無命道:“上官金虹雖然死在李尋歡手里,但他的武功,卻的確在李尋歡之上。”
葉開在聽著。
上官金虹和李尋歡的那一戰,在江湖中已被傳說得接近神話。
神話總是美麗動人的,但卻絕不會真實。
荊無命道:“李尋歡能殺上官金虹,并不是因為他的武功,而是因為他的信心。”
李尋歡一直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公道必定常在人間。所以他勝了。
荊無命道:“他們交手時,只有我一個人是親眼看見的,我看得出他的武功,實在不如上官金虹,我一直不懂,他怎么會戰勝的。”
他慢慢地接著道:“但現在我已了解,一件兵器的真正價值,并不在它的本身,而在于它做的事。”
葉開承認。
荊無命道:“李尋歡能殺上官金虹,只因為他并不是為了想殺人而出手的,他做的事,上可無愧于天下,下則無愧于人。”
一個人若為了公道和正義而戰,就絕不會敗。
在古龍的小說每個人的武學都已經超出了武學的范疇,它象征的是每個人的信念。
西門吹雪的劍,香帥的輕功,阿飛的快劍,燕十三的劍,陸小鳳的靈犀一指,葉孤城的天外飛仙等等都是他們各自的理念。
只要合乎理念,只要誠心正意,他們的武學將戰無不勝,紫禁之巔決戰時西門吹雪和葉孤城都已經快要達到這個境界。
正如傅紅雪評價葉開的時候所說:“這只因為你自己心里也知道不該殺我,你根本沒有非殺我不可的理由,所以你出手時,就缺少了一種無堅不摧的正氣。”
而李尋歡顯然不缺少這種無堅不摧的正氣,所以他殺了上官金虹,可以這么說,即使上官金虹再強大十倍,只要李尋歡有這種信念,當他飛刀出手的那一刻也就是上官金虹命喪黃泉的那一刻。
“小李飛刀也不是例無虛發,因為大歡喜女菩薩用肥肉把飛刀接住了,還把飛刀放到嘴里嚼得嘎嘣脆。”
“小李飛刀一般都是奔咽喉去的,普通人咽喉致命,大歡喜女菩薩咽喉連劍都刺不進去,別說飛刀那么小的玩意了,只能是眼睛,眼睛上不可能長出肥肉來。”
“我猜徐樂搞出這么個肥人,是想證明小李飛刀也是人,不是神,最后這個肥人被自己的男寵搞死,也印證了主題‘李尋歡偉大的人格感染了那個男寵,間接地殺死了大歡喜女菩薩’。”
“那么這個女菩薩其實也是死在小李飛刀手里,同時也說明了,小李飛刀厲害的不是飛刀,而是人格。”
“這你都能圓回來,敢問閣下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