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一眼就看出了“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一句中徐樂所用的典故。
孔子曾去楚國,游說楚王。
接輿在他車旁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這三句也寫的極好……”
武曌繼續賞析,三句意謂: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云;樹木青翠,山花爛熳,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般展開;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
“此詩雖然大逆不道,但的確寫的很好。”
“是啊,此詩氣魄雄渾,也就只有徐樂才能寫出這樣恢宏氣勢的詩句。”
“徐樂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了徐樂的豪邁氣概,抒發了他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
“有一說一,哪怕是當朝大儒,他寫詩的能力也比不上徐樂老賊。”
“別說大儒了,就算是孔圣復生,他寫詩的能力也比不過徐兄。”
“這么一想的話,徐樂老賊有資格鳳歌笑孔丘。”
“徐樂只是用典而已,我相信孔圣復生,也不會因為這句詩怪罪他。”
“對,孔圣沒這么小氣。”
……
雖然徐樂這首詩有些大逆不道,但儒生們還是被他的這首詩給折服了。
石開評價道:“此詩思想內容比較復雜,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風物。”
“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
“論寫詩才華,整個臨安府無人能夠與徐樂比肩。”
秦明道:“我喜歡這首詩的韻律。”
“此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
“開頭一段抒懷述志,用尤侯韻,自由舒展,音調平穩徐緩。”
“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音韻較前提高,昂揚而圓潤。”
“寫長江壯景則又轉韻,音響慷慨高亢。”
“隨后,調子陡然降低,表達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
“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庚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余音裊裊,令人神往。”
徐樂本人也因為這首無名之詩,在臨安府之內更出名了。
“毫無疑問,徐樂老賊的這首詩又能名垂后世。”
“徐樂真是寫詩的天才,這一點不服不行。”
“無名詩一出,以后還有誰敢寫贊美廬山的詩?”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寫的真是太好了,看的我熱血沸騰。”
“徐樂太厲害了,靈感如潮水,肆意揮灑,汪洋肆意,只是大筆一揮便是千古名篇。”
“厲害,厲害,除了厲害,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形容詞來形容徐樂老賊。”
“徐樂老賊真是神了,不僅寫小說厲害,還能寫出這么牛逼的詩。”
一時間,徐樂風頭無兩,他被越傳越神,成為了無數少女的偶像。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徐樂本人長得帥,又寫的一首好詩,這樣的男人,哪一個女孩子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