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驕們要么倒在了成帝路上,要么倒在成仙路上。徐樂在這些被歲月淹沒的天驕里選了幾個來寫,沒能成帝的例如蓋九幽、第一神將,成帝者例如虛空大帝、妖帝、青帝,每個人都很有特點,也都有各自的遺憾。”
“這些人還有未能寫出來的人共同組成了《遮天》的群像,是一群守蒼生鎮動亂、尋道求長生的人杰,遮天便是寫了一個所有有志者皆在求問長生的故事。”
“‘敢問上天,是否有仙’一句話貫穿了全文,億萬年無數人為求成仙而走過的路,便是成仙路,便是遮天。”
“《遮天》對于場面的渲染也可圈可點。那個征戰帝路先后敗與霸體和圣體的管承,便是帝路上無數失敗者的縮影,一帝終成萬古枯,一人輝煌背后是無數人的悲涼。”
“還有成帝后的舉世皆寂,所有認識的人都先后逝去,不論是朋友還是敵人都已不在,只剩下了自己,那是成帝者的悲涼。”
“還有無數天驕漸漸在歲月中白頭,倒在長生路上,不成仙終究會塵歸塵土歸土,縱然為大帝,宇內稱尊,世間無敵,也逃不過歲月,這是所有人的悲涼。”
“在這種大環境下,主角葉凡最終輪回九世成仙踏出成仙路,四大紅塵仙一起打進仙域,才顯得那么莊重。世人從此得知,的確有仙,成仙路清晰可見,人們不再迷茫,守得云開見月明。”
“還有一點,便是遮天不是主角一人的狂歡。主角成長的路上有許多前人的身影,比如狠人大帝。”
“而主角這一世能成功踏出成仙路,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完成的,無數前輩先賢對于成仙路的探尋才真正鋪墊了葉凡這一世的輝煌。遮天的配角群像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他成功的一點。”
魏得祿在天下酒館之內看著眾人道。
“最讓我覺得意難平的還是太陽圣皇,太陽圣皇晚年蛻變失敗,留下遺憾,其留下的太陽一脈被后來證道的妖族金烏古皇一脈屠戮殆盡,而人族卻無人伸出援手。”
“但是太陽圣皇在禁區動亂爆發,蒼生無助之時,以最終的執念帶著人皮歸來想要為守護我人族血脈進行最終一戰。”
“但奈何敵手太強,而太陽圣皇總歸只是殘念,以及人皮,無法重回昔年天下無敵的狀態,只能以最后手段守護人族,太陽圣皇盤坐于星空之中,以自身擋下敵人的所有攻擊,最終還是油盡燈枯,魂飛魄散,永遠消散,無法再守護人族!”
徐文對自己身邊的友人道。
“是啊,其實我感覺老荒主,就是那個被狠人大帝保住生命的大成圣體,挺讓人感動,在全身長毛的情況下依舊拼死一個至尊,直到流盡最后一滴金色血液。”
“虛空又何嘗不是如此,即使有不死藥只活了一世的大帝,一生征戰,死后借后人身體來戰,最后只有一面殘鏡相伴。”
“無始大帝拖住兩位紅塵仙,無力他顧,在面對黑暗動亂的時候依舊想出來,絲毫沒考慮過兩個紅塵仙加一堆至尊的威脅,他只想守護人類。”
徐文的一位友人道。
“《遮天》中的人物,其實真的是一群人杰的曠世贊歌。”
“主角葉凡從一開始的九龍拉棺踏上旅程,再到最后的震古爍今,這一路上,他經歷了不同的人和事,見識了這個仙俠世界的光明與黑暗,從一開始的探索長生,追尋是否有仙,追求自我的圓滿,再到之后的黑暗亂世,大災難來臨,選擇犧牲自我,和同伴們各自踏上拯救種族的道路,唱響英雄最后的贊歌。”
“不是主角的個人英雄史,是一群人的英雄之路,既有一世輝煌,也有英雄遲暮。面對世人的誤解,依然選擇擔當擔種族存亡的責任。”
“從英雄個體到英雄群體從自我到他人,從個人到種族,徐樂試圖在《遮天》中探索人的生存價值。”
徐文的另一位友人道。
“若錯亂一生,我將在滾滾紅塵中墮落,若有一天我為帝時,必斬盡所有與我有關的人,洗滌我一生的榮辱沉浮!”
“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零落的花,冰冷的碑,孤寂的墳,不需要答案,也無需多說。”
“我在聆聽自己的葬歌,在路上,我堅持,于飛蛾撲火中見證我的道......我的長生。”
“我父未給我留下護道者,更沒有為我準備可逆奪天地造化的仙珍,他只是給了我一個自由的世界,讓我可上擊九天,下擊九幽,能夠自由翱翔,不受束縛,沒有枷鎖!”
……
李云回憶著《遮天》中的經典語錄,他知道自己以后很難再見到這么精彩的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