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贊嘆道:“方運對的下聯無論是語句還是意境都要比上聯妙,如果放入詩句恐怕不下于達府。”
讀者們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
半圣的聲音再次在天空響起:“我此刻立于山中,偶得第二副上聯:霧鎖山頭山鎖霧。這次容你多想一百息。”
這一句讓人聯想到大霧包裹著山,而群山又包住霧,比第一個上聯更加直觀。
衛院君驚喜道:“是回文對!”
立刻有人在紙上寫出“霧鎖山頭山鎖霧”七字,七個字倒過來讀也毫無區別,來回都一樣。
之前原本還為方運叫好的人眉頭擰成一股繩,這回文可比疊字難幾十倍,回文對聯往往要推敲許久才能對好,才思再敏捷也不頂用。
萬學正緊張地看著方運,他可是方運縣試的考官,自從方運名聲鵲起,他一直想鞏固兩個人的關系,以后等方運平步青云,就可以借勢而起。
如果方運出了事,以他的資歷和人脈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在府文院當一個學正已經是極限。
方運閉上眼,似乎在想象霧鎖山頭山鎖霧的景色。
過了四十息,方運突然睜開眼,道:“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好,對的好。”
讀者們贊嘆的道。
上聯文字一出,他們仿佛立刻看到山霧環繞的景色,下聯不僅也是回文,而且景色絲毫不差,立刻讓人聯想遙遠的水天盡頭相接的那一幕,兩景相互輝映,雖是對聯,卻也美如詩畫。
讀者們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
那半圣道:“我本想出三個對聯,既然要考校圣道大義,那我換掉第三個題目。”
“你府試請圣言是甲等,普通考題難不住你,那我就考你倒背如流。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倒背《論語》,最多可錯三處。”
全場嘩然。
“倒背一萬多字的《論語》?這算是什么考試!”
“我計算過時間,用正常的語速朗讀完《論語》,需要兩個半小時,倒背必然很慢,竟然要求一個時辰?”
“這道考題太難了,方運能完成么?”
“方運是主角,肯定能完成了。”
讀者們議論紛紛。
“方運肯定能完成這道考題。”
徐文對方運很有信心,這道考題或許難得倒別人,卻絕對難不倒方運。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他們想知道方運能不能在一個時辰之內倒背一萬多字的《論語》?
“開始吧。”半圣的聲音響起。
方運向圣廟的方向一拱手,再一次閉上眼睛,眼前浮現倒序的《論語》全篇,張口朗誦。
“也人知以無,言知不,也立以無,禮知不……”
方運的語速比正常朗讀還要快一點,無比流暢,沒有絲毫的磕絆,而且抑揚頓挫,聽不懂的人必然以為他在朗讀什么特別深奧的眾圣經典。
過了一刻鐘后,方運的語速竟然開始加快,而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并且吐字清晰,完全沒有錯誤的停頓。
……
《論語》一萬余字,別人就算照著念也需要一個時辰,可方運誦讀了一個半小時后已經接近尾聲。
在場的眾人站在這里靜靜聽了一個多小時。
“……乎樂亦不,來方遠自朋有。乎說亦不,之習時而學:曰子。”
方運用稍微沙啞的聲音倒背完最后一個字,全場鴉雀無聲。
讀者被徹底被方運征服了,他們感嘆道:“方運真是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