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
不管外面的氣溫,降低到零下60度,零下70度,一次次的刷新低溫記錄,張南還是雷打不動的,每隔兩天,就去隔壁的鋼鐵鎮一趟。
打理那個合作的二十畝溫室大棚。
而且又經過兩個多月的忙碌,溫室大棚中,除了那3畝進入盛果期的葡萄,還沒有進行替換,另外17畝多的面積,全部種上了融入了白色光粒的農作物種子。
以平均每畝作物,每小時提供5.5單位的光能分成算,單就這個溫室大棚,每小時就能帶來93.5單位的光能。
加上室內盆栽保持不變的8單位/小時光能分成。
合計就是101.5單位/小時……已經突破了一百大關。
意味著只要兩個小時不到,張南體內的能量團,便能被充滿一次,達到容納上限,不及時排出就會五內俱焚般難受。
故而就像是拉屎撒尿一般,每隔兩小時不到,就得處理下多余光能,給生活造成嚴重的不便。
所以對于繼續提高光能分成,張南變的不再那么迫切,保持現在的程度完全足夠。
另外張南還有一個興趣愛好,就是不管外面多冷,他都喜歡開著雪橇車,在外面跑來跑去。
今天給這個農場送菜。
明天給那個礦場送水果。
去開拓區中心市的次數最多,每周都要送三千斤的蔬菜水果過去。
簡直成了職業的快遞小哥。
雖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張南不介意在外面跑跑腿,但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這零下六七十度的要命寒冬里,只有張南一個人不怕這種寒冷,換作別人恐怕得喪了命。
此外有若干個跟張南關系比較好的開拓員,如劉飛、宋承俊、李文波、詹杰、楊樂這些人,今天這個打電話說老婆懷孕胃口不好,想吃點蔬菜;明天那個打電話說,孩子缺乏維生素,幫忙送點水果……各種各樣的人情要求非常多。
張南個人并不是情商很高的那種人,但對于這些請求,也不好拒絕,有時只能抽出一天時間,開著雪橇車統一進行配送。
至于每周送三千斤蔬菜水果去開拓區中心市,一方面是為了加強聯絡,搞好關系,此外也是有雪橇車加油的需求在。
當然,白雪皚皚、冰雪遍地的環境里,雪橇車的速度能輕松突破時速150公里,去D9開拓區的任何地方,來回都不會超過兩個小時,正因為快速便利,樹青牧場張南跑過很多次,送去不少的蔬菜水果與其它必須物資。
久而久之。
在開拓員群體中,張南有了個“凜冬快遞員”的外號。
不過在玄夢人土著群體中,因為經常看到他身穿單衣,渾身熱汗,以驚人的速度在冰雪中風馳電掣、來去如風的樣子,時間長了,私下也給了他一個“雪神不死者”的中二外號,意思是不管雪神多么厲害,施加何等的嚴寒,都殺不死他。
自然玄夢人看他的目光,都有一種莫名的敬畏與膜拜。
當然,雖然為了散一散體內的熱,張南喜歡開車在外面兜風瞎浪,但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留在自己的農場,養養哥龍獸巴里,或在研究室里做做研究。
比如說今天,張南就取得了一個突破。
密金熔化了。
當右手食指釋放出的極細激光,先消耗300多單位的光能,進行高強度的照射,再保持在每分鐘消耗1.5單位光能的持續照射狀態,過了一會,密金終于開始熔化。
即便熔化區域只有一丁點,但也是個有巨大意義的突破。
百萬度高溫的瓶頸突破了。
那么……接下來呢?
下一步該怎么弄?
核聚變反應要怎么才能搞出來?
沒有頭緒,完全不知道怎么弄。
而且肯定不會是三兩下就搞定那么簡單,有很多的技術難點在那里。
加之現在又沒有網,不好查找資料,連個參考的來源都沒有,完全是閉門造車,僅憑腦洞瞎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