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走上了主席臺,提出一個建議:“你們可以賣領土給開拓局,把幾年前征服的那塊原奧凱帝國的土地,租賣給我們開拓局,價格的話,有兩種選項,一個是一次性買斷,以1000億金幣的價格;第二種是租,以每年10億金幣的價格,租給開拓局使用,你們還是名義上的土地擁有者,每年都能收到租金。”
“我知道,土地的價值是無限的,即便再貧瘠的土地,它也有不可隨意放棄的價值,不過你們可以算一筆賬,索亞斯國占領那些土地后,每年軍費開支增加了上億金幣,但帶來的收益卻非常少,因為奧凱地區人口稀缺,產出有限,只有石油市的分紅還算不錯,但還是抵消不了軍費開支。”
“如果把奧凱地區賣給或租給夏國開拓局,馬上甩掉一個包袱不說,國庫還能多大筆的收入,也減輕了你們為國疏財的壓力,估計從你們每年的收入中,收取約1%的稅,就能維持這個國家的運轉,這個壓力不算大吧?”
“諸位不妨考慮考慮,我這個建議如何?”
出賣領土?
把付出巨大犧牲好不容易打下的奧凱地區賣掉?
以區區1000億金幣,或每年10金幣的租金?
當羅劍拋出這個建議的時候。
很多貴族都想開口嘲諷。
想的實在太美了,堪稱無價之寶的奧凱地區,區區千億金幣就想買走,做夢去吧!
翻十倍、百倍都不會賣!
這是站在國家情懷的角度考慮問題。
但如果站在個人或家族利益的思考角度呢?
“奧凱地區每年消耗的資金太多了,需要移民大量人口過去,至少得二十年后,才能看到收益,但帝國財政再過幾天就要破產了,別說二十年,兩個月都撐不了!”
“每年十億金幣能干多少事?修多少的商路,維持多少的軍隊?之前的帝國時期,每年的財政收入,好像就是這么個數,甚至還要少,靠著這筆錢,支撐不了整個共和國,但至少能支撐半個,我們的壓力會大大減小,單靠我們這里幾百個的貴族,去支撐擁有幾十億人的共和國,全部破產都辦不到!”
“我有一個更好的主意。”
又有一位貴族說道:“干脆把奧凱地區,賣斷給開拓局,一次性給我們支付1000億金幣,這么多的錢,你們想想能辦多大的事?”
“拿出200億金幣,存入國庫,加上其他收入,支持國家運轉十年不成問題。”
“拿出200億金幣,加強軍隊建設,增強軍隊的實力,再發兵攻打其他不友好的國家,比如北邊的羅巴草原帝國,東邊的洛塔尼王國等,攻占他們的領土,甚至是滅了他們!拿到的領土,相當于共和國面積至少翻一倍,何必執著于奧凱地區?”
“最后剩下的600億金幣,我們可以商量下具體的用途,是不是可以提高點我們議員的待遇,補償各自家族所付出的損失,而且也有必要提高我們各自家族的實力,這樣才能更好的統治管理這個共和國。”
這位議員的話,讓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六百億金幣啊,何等可怕的數字。
在場的議員只有五百多,平均可分一億多,得做多少年的生意,才能攢下這么多?
果然經商不如經營國家,隨隨便便就能帶來巨大的利益。
“國庫里面存100億就夠了。”
也有人道:“軍隊也花100億就夠了,這樣就能剩下800億金幣,補償下為共和國勞苦功高的我們。”
“不錯!國庫跟軍隊都不用花太多的錢,我覺得加起來100億足夠。”
“與其拿著奧凱地區不放,不如讓它為共和國做更大的貢獻。”
“羅大使!你的建議,我們同意了,一千億金幣,你們開拓局能不能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