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張南有可能利用黃色光粒,壓縮合成出再下一級的升級版光粒,不知其會具有什么樣的神奇功能。
但不管是什么樣的光粒,不管有多高級和牛批,它的基礎,都是最普通的白色光粒,通過種地實現增加。
故而種地十分重要,這就是打基礎的過程,白色光粒,數量再多都不會嫌少。
而張南的《瘋狂種地計劃》,包括了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賣種子,對外銷售融入了白色光粒的農作物種子。
它可以是‘超玉1號’、‘超麥1號’、‘超豆1號’這些張南辛苦培育出的良種。
也可以是普通的蔬菜種子,水果種子。
但現在冬天還沒有過去,適合種植的,是溫室大棚里的各類蔬菜水果。
所以張南給農業部的對接負責人彭光夏,打了通電話,詢問他們需要什么種子,他可以大量提供。
“登陸城這邊有18萬畝多的溫室大棚,這樣吧,需要青菜種子160公斤,蘿卜種子80公斤,黃瓜……西紅柿……草莓種子30公斤,另外超玉1號種子要1500公斤。”
“價格怎么算?”張南問。
“我們也不知道,自由市場還沒有放開,沒有形成具體的價格,我的想法是,暫時統一按500金元一公斤計價,等后面市場自己誕生了價格,再按市場價格算,如何?”彭光夏道。
“可以。”
靠著售賣種子,張南賺到了第一筆現金:380萬金元。
這數字看起來挺多,相當可觀,但張南農場400多名的正式工人,每月要發給他們的工資就有120多萬金元(1工分=1金元),買農機要錢,買農藥、油料都要開始花金元,這點錢撐不了幾天。
以后還得多賣種子,賣出價格,張南才有可能賺錢、發財。
第二個部分,就是再承包一塊的土地,建立“張南第二農場”。
而這個新農場的地址,張南已經選好。
就在奧凱地區中部,納斯河南邊,一片面積超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黑土地上。
張南在地圖上圈了塊占地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打算在那里建立新農場……其實很多人建議他選登陸城旁邊的土地,圈十萬平方公里都行,但登陸城周邊都是紅土,并不肥沃,不適合建立農場。
且距張南農場并不遠,直線距離只有6800公里,不算很遠,開飛機一上午就到,專業飛機更快。
這個第二農場,以后就是農作物野外‘馴化基地’,也是批量種植基地,源源不斷的種出無數良種。
不過張南精力有限,等開拓局那邊,調撥十萬名的工人,用大約一年時間,把“第二農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張南只能偶爾過去打理一下。
第二農場平時的經營管理,只能交給足夠信任的人去負責。
想了想,張南把菲莉叫到面前,對如今亭亭玉立,漂亮活潑,已滿了十八歲的她道:
“菲莉,一個能發揮你能力與才華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