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起。
周邊外交代表團,外國首腦,相繼抵達新夏國,登云城……本來是叫登天城,前些天不知是什么原因,又改成了登云城,說是更好聽一些。
繼續叫登天城也行,因為首都圈的北部,有座近萬米高的電磁彈射軌道,還有多座航天發射塔,這片面積有上百平方公里的航天城,就稱之為‘登天城’。
但首都圈之內,人們更喜歡說這里是‘登云市’。
菲蕾希王國圣女王伊貝莎,又一次來到了這座城市。
時隔一年多,這是她第二次的外交來訪。
但對于即將宣告成立的新夏國,接收到邀請函后,這算是她的第一次正式國事訪問。
僅僅過去一年多,乘飛機在天空俯瞰,她觀察到,登云市又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高樓大廈又冒出了一大片。
道路增加了數十條。
橋梁增加了幾百座。
這些只是肉眼看起來最明顯的改變。
不明顯之處的改變只會更多。
再想想自己的王都布里奇萊爾,雖然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但增加的都是神廟、神像之類的設施,實用的基礎設施很少,本質上沒有發生多大改變。
“登云城一年,至少相當于布里奇萊爾過去五十年、一百年。”
她對陪同考察的羅劍感慨道。
“夸張了,五十年不至于,最多二十年吧。”羅劍道。
“不,一點沒有夸張,甚至有可能說少了,拿那條河上的橋梁來說,百米的寬度,我們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花兩三年的時間,才能搭建起一座竹橋,但你們能在一年內,修建上百座,全都是牢固的鋼結構橋。”
伊貝莎道:“單這一項,就有兩三百倍的差距,其他領域更不能比。”
聽到她的話,跟在她身邊的護衛和官員,都自卑的低下了頭。
“我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伊貝莎忽然語出驚人:“我一刻也等不了,這次回去,我要發動變革,讓菲蕾希王國走上新的發展道路,一分鐘都不能拖延下去了。”
“慎言!”
羅劍臉色大變,拉拉她的手,在她耳邊道:“小心點,神殿長老的耳目眾多,這么大的事,怎么能當眾說出口?”
“她們全都是我的人。”
伊貝莎卻道:“站在長老那邊的官員,被我拉攏了八成,長老手中的24位劍圣,有23位站在了我這邊,甚至有一位長老,已經暗地里投靠了我,我不需要再顧慮什么了,時機,已經成熟了。”
時機成熟的速度,遠比她想象的快的多。
根本不需要十年、八年的慢慢謀劃。
她找到了一個100%好用的絕招,她只要利用商貿談判、外交拜訪、學習交流等名義,將忠于長老們一派的官員、劍圣,不斷的派往登云城這邊,時間不用太長,三到五天即可,最長不超過七天。
讓專人進行陪同、接待與勸說,形成一套規范的流程。
這些官員、劍圣,返回菲蕾希王國后,都無一例外的,倒向了她的陣營,成為了支持變革一派。
連一位神殿長老,并沒有來過登云城,只是多看了幾部電影,覺醒了‘良知’和‘正義感’,決心‘懺悔’與‘贖罪’,也主動倒向她這一邊,讓伊貝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區區電影有這么好看么?